深圳消费养老公益项目将全面展开。届时,只要持有一张“积分宝消费养老卡”,即使是买盐、打酱油等日常生活消费,也能通过消费积分转为养老金,实现细水长流式的养老金积累。
(据4月3日《深圳晚报》)
买盐、打酱油,也能增加退休后的养老金,听起来的确不错。但要是养老金这么容易领,我们还用得着缴社保吗?一般市民家庭的日常消费不过几千元,而买菜、就医、学费和水、电、煤气、电话、数字电视费等消费,肯定无法兑换积分,剩下的消费额,即使全部在积分宝加盟商家中消费,也没多少钱。所积分值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就更少了。毕竟消费者每笔消费所获的积分,其实都来自于商家给积分宝公司的返点,如果积分率太高,商家就只能抬高价格,这无疑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刷卡积极性。
消费养老项目最早在重庆试行,而在积分宝公司网站的重庆页面上,参与的餐饮、美容、副食品、电器等商家的积分率为2%-10%,加上折扣率也才5%—10%左右,只有一家积分率和折扣率都是10%。这一优惠幅度显然还不及一般信用卡的消费折扣,更别提信用卡本身还有积分了。由此获得的养老金显然也没多少,而且完全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等于是消费者把本可以省下的钱换成了积分宝公司的“养老金”。
且不说一家私营企业操作的养老金项目能否长期经营下去,会不会因经营不善导致消费者的“养老金”全部打了水漂,即使如其承诺的那样,消费后回馈的积分都充值到了中国人保开设的消费养老保险账号上,一个月最多入账几十元钱(和社保养老金的个人、单位缴费相比,差了近十倍),几十年后的退休者能领到多少养老金?恐怕每月也就十几二十元,根本不足以解决退休后养老金不足的问题。而为此要付出的消费,每月却要上千元。还不如直接持会员卡或信用卡消费,得到消费折扣后,把省下来的钱存银行更划算。
毕竟“消费养老”就是商业养老保险的变种,不仅完全靠投保人自己缴费,不像社保养老金那样有单位缴费和社会统筹,积分宝公司和保险公司还要从中获取利润,真正能拿来发放的养老金就更少了。而社保养老金则是公益性的,不存在盈利的说法,如果养老金余额不足,还有政府补贴。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不靠谱的“消费养老”,还不如趁年轻收入高时多缴点社保,以提高今后的养老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