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射前疏散万余村民
  这样被疏散,老奶奶已经习惯了。
  被疏散的村民在打篮球。

  本报西昌讯(特派记者阎世德 董开炜)昨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的一个小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边的冕宁县麻叶林村正进行着一场篮球比赛。村里老老少少都聚集在此,热闹非凡。原来,这是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的四个疏散点之一。他们都是生活在卫星发射塔下的村民,今年他们已是第九次因卫星发射而被疏散转移。

  一万多名村民被疏散

  在嫦娥二号发射前两小时,对村民的疏散工作就开始了。正是农忙季节,天还没黑,村民就扛着农具回家,前往政府指定的疏散点。

  冕宁县副县长邱金华已是第19次组织村民疏散,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他告诉记者,针对“嫦娥二号”的发射,他们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周边一万多名村民进行了疏散。

  此次异地疏散5000多人,这些村民被集中疏散到了2.5公里以外的四个安置点。就地疏散了6000多人,他们要走出房屋,走到户外空旷的地方。

  70多岁的彝族老人何伍嘎也在看篮球。她告诉记者,这次疏散是在白天,以前很多时候都是凌晨或半夜进行疏散。他们不得不半夜起床。在疏散点,村民们也会自己“找乐子”,有时候是看电影,这次是举行篮球比赛。记者看到,村里五六名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乡政府还派专车接送。

  疏散已成“长效机制”

  冕宁县的泽远乡是疏散村民最多的一个村。约占整个疏散村民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这里,疏散村民已成一种“长效机制”。

  乡长徐俊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们成立了固定的疏散领导小组,疏散小组成员包括乡党委政府干部和职工、村组干部、民兵集中队、党员。每个人都分片到位,包干到户,负责到个人,负责村民疏散。

  村民疏散后,在各村还要留下一些民兵进行巡逻,防火防盗,护卫村子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嫦娥二号成功飞天·直击
   第A03版:嫦娥二号成功飞天·动态
   第A04版:嫦娥二号成功飞天·揭秘
   第A05版:嫦娥二号成功飞天·见证
   第A06版:嫦娥二号成功飞天·见证
   第A07版:今日要闻
   第A08版:大敦煌
   第A09版:国家大事
   第A10版:时事新闻
   第A11版:天下时讯
   第A12版:文体·福彩
   第T01版:兰州晨报·号外
   第T02版:兰州晨报·号外
记者见证历史时刻
发射前疏散万余村民
“长枪短炮”遍布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