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轧死政府埋单”?官方不能沉默
□张玉胜

  1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猴枣树村几位村民与开发商发生纠纷,该村妇女李中平站在挖掘机履带前阻止机器开走,就在民警和村干部现场调解时,挖掘机手李超跳进驾驶室,大声呵斥道:“再不走就轧死你!……轧死你由政府埋单!”话刚说完,挖掘机径直朝李中平轧过来,她躲闪不及小腿被轧在履带下。目前,开挖掘机的男子已被警方控制。(据1月8日《安徽商报》)

  当着警察和村干部的面,挖掘机手竟敢强行启动挖掘机,轧伤挡在前面的村民,此等罔顾百姓生命、漠视国法尊严的戾气令人发指。肇事者受到法律制裁当属咎由自取。值得追问的是,一个受雇于他人干活挣钱的主,何以如此口吐狂言、胆大妄为,其匪气、霸气、牛气到底从何而来?尤其是那句“轧死你由政府埋单”的狠话,更让人疑问重重:究竟是唬人的大话,还是心存底气的实言?

  追溯纠纷发生的缘由,村民的诉求合理显而易见:挖沟的耕地并不属开发商的土地;上游污水下来势必污染村民的鱼塘;鱼塘补偿未决开发商便强行施工等等。但尽管“占理”,还是未能阻止村民受伤的悲剧。开发商将肇事者的伤人举动归咎于其因收入受损而“情绪激动”所为,无非是为了撇清自己对挖掘机“开不走”应负的责任。毕竟车主收入减少并非出自自身的原因。

  据了解,事发后当地政府已派专人处理善后;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案件当事人;责令开发商全额垫付伤员救治费用,并向受伤群众赔礼道歉;当地派出所也已将肇事者控制,并着手伤情鉴定、案件调查、按程序依法处理。一切来得按部就班、顺理成章,颇有对治下权益维护、案件查处和违法必究的责任担当味道。令人遗憾的是,肇事者那句“轧死你由政府埋单”的狂言,似乎被当地政府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官方对自己被“泼脏水”未作积极回应,显然属不该发生的疏漏。

  既然已经被媒体曝光于社会,此事便具有了“公共”的属性,其对真相的追寻探究也遂不再仅属当地的“内部事务”,官方对“政府埋单”的置若罔闻,无助于自证清白和形象维护,只会刺激舆论的好奇与猜忌。比如,肇事者拉大旗作虎皮的狐假虎威;政府与开发商可能存在相互勾连、权钱交易的隐秘内幕之类。真相姗姗来迟,只会让谎言传播,政府公信受挫。

  其实,只要稍具法理常识的人,都不会对“轧死你由政府埋单”的无知昏话轻易上当,但抛出政府做“靠山”的言行却极易勾起公众的联想。在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摆脱土地财政的语境下,强拆事件的屡禁不止,开发商的恃钱任性,都难脱与地方政府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政府立于台前还是藏于幕后,权力的影子都势必伴随开发商左右。没有政府的放任或默许,开发商的牛气必然会收敛。政府理直气壮地言明实情,不仅可以击碎谎言、澄清自身,或会有助事件处理和风波平息。对于真相披露和危机公关,沉默未必是“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地方要闻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广 告
   第A05版:地方要闻
   第A06版:地方时政
   第A07版:广 告
   第A08版:地方城建
   第A09版:地方文教
   第A10版:地方爱心
   第A11版:聚焦舌尖兰州·美味邮你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法案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特稿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时 事
   第AII02版:国内社会
   第AII03版:国内聚焦
   第AII04版:国内聚焦
   第AII05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6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7版:财 富
   第AII08版:财富股市
   第AII09版:市民之家
   第AII10版:市民之家
   第AII11版:教育资讯
   第AII12版:副刊情感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人才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文娱音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消费周刊
   第B05版:消费前沿
   第B06版:消费动态
   第B07版:消费热点
   第B08版:消费聚焦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教育资讯
“轧死政府埋单”?官方不能沉默
越野车“在押违章”是一次“司法跑偏”
“宰”人没商量
过户定价“任性”,也要法理“撑腰”
微 言
复旦投毒案司法过程的范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