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厕这么多安全健康隐患,那么平时生活中,尤其是老年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一一化解呢?
如厕蹲起动作要慢
中老年人晨起排便时,动作一定要慢,慢慢蹲下去、站起来。老年人常有关节炎,由于膝关节软骨表面被破坏,常会造成下蹲困难,因此宜选用马桶。家里还可以考虑在马桶周围安装把手,便于老人起坐。
用力排便要谨慎
有便秘问题的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要考虑在如厕前先使用润肠药物,排便时不能太用力。另外,最好不要憋尿,如果憋得太久,男性最好不要站立排尿,也不要一下子排完,动作一定要慢,不要用力。
卫生间最好干湿分离
卫生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让地面上少些牵绊和阻挡。老人最好不要使用浴缸,因为进入浴缸时必须单脚抬得很高,很容易跌倒。一定要用的话,最好在浴盆旁边或淋浴房中安装扶手,同时还应配有防滑垫。洗完澡要及时将脚和卫生间的地板擦干。卫生间的设计最好干湿分离,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最好使用防滑底拖鞋。
厕所门最好向外开
其实,厕所门最好设计成向外开的平开门或推拉门。另外,厕所门的锁最好装成里外都能打开的两用型,门上还可以装个玻璃窗,如老年人发生危险,家人可随时查看。
本报记者 阎韵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