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公共场所控烟2干预
在“世界无烟日”前夕,记者调查发现,在我省设立的一些戒烟门诊尽管每周都要开诊几个半天时间,但少有人问津。而我省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设立的首家戒烟门诊已经悄然关张。
首家戒烟门诊悄然关张
早在2008年10月,我省首个戒烟门诊在省人民医院开诊。门诊开张之初定为每周三、周六下午开诊,开展免费义诊和咨询活动。按最初构想,该门诊主要是公益性质,戒烟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吸烟者的决心,他们会根据就诊者情况开展指导,并制定戒烟方案,对于重症吸烟者,采取一定的药物干预。
但事与愿违,伴随时间的推移,前来就诊的烟民从门诊初设时的每天20多人逐渐减少,到了2010年,有时一下午前来就诊的吸烟者只有五六人。在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情势之下,这个全省首家专门的“戒烟门诊”悄然关张。如今,如果有病人前来咨询戒烟的事宜,直接由呼吸科接诊。
此后,兰大一院、省肿瘤医院也相继开办了类似门诊,但前来就诊的烟民人数少之又少,戒烟难、治疗价格贵,费用又不能进入医保,直接导致了戒烟门诊遇冷,这些门诊也都是惨淡经营。5月29日,记者在兰大一院的呼吸科诊室调查发现,排队等待就诊的市民都是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但无一人是专门来咨询戒烟事宜的。
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方原来就是戒烟门诊的专职医生,她回忆,门诊设立之初免费义诊,门庭若市,每次都有二三十人前来就诊,有的更是从白银、金昌慕名而来。随着门诊开始收挂号费,加之治疗药物需要自行购买,一些烟民打了退堂鼓。
坚持戒烟一年者不到3%
您知道吸烟是一种病吗?记者随机采访的几名资深烟民听到这个问题时,大家纷纷摇头认为“抽烟能提神”。“抽烟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烟草依赖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兰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谢伟表示,吸烟上瘾,主要是对尼古丁上瘾,香烟里面的尼古丁吸收到体内后,会刺激大脑中的犒赏中枢,产生愉悦感,人会觉得很精神,确实能够在人比较焦虑的时候缓解焦虑,但这种缓解作用是要上瘾的,而且除了身体上瘾,心理也有瘾。当尼古丁的作用消失的时候,人就会坐立不安非常焦虑,会想方设法再次获取,酒精、毒品之类的上瘾机制基本都是这样的。
据统计,约46%的烟民每年都尝试戒烟,但只有不到3%能够坚持戒烟一年以上。“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具有独特的发病机理。单纯靠毅力来戒的话,十戒九败。而通过戒烟门诊,成功率会提高好多倍,特别是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张方对记者说。
烟民为何对戒烟“不感冒”
对于烟民为何对戒烟“不感冒”的问题,医务人员是这样看待的:从患者生理、社会氛围和戒烟费用来看,想戒烟“难于上青天”,因此主动到“戒烟门诊”就诊的患者寥寥无几。首先,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尼古丁依赖症戒除过程中,患者要面对诸如心烦、焦虑、抑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恶心等症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烟草的渴求;其次,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控烟的良好氛围,而在社交场合别人“敬烟”更成为立场不坚定戒烟者复吸的极好借口;此外,中国戒烟药物并未纳入医保,让一些有戒烟愿望的人感到有负担。
本报记者 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