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老挝万象机场,阳光万丈。在这里,缅甸籍大毒枭、“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的首犯糯康,由老挝警方正式依法移交给中国警方。
整个移交过程中,糯康脸上看不出特别的表情,一脸淡然。这名缅典中年男子有着典型的黝黑皮肤、卷头发,在下跪时闭上眼,很难让人想象他就是目前金三角最大的毒枭、特大武装贩毒集团的头目。只是在偶尔的一瞥之中,才能看到他眼中的戾气逼人。
此前,记者实地走访中国公安部专案组,深入“金三角”腹地,追溯案件侦办过程,还原那一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剿匪之战。
>>>跨国缉凶:200多人分赴三国
时间倒流到半个多月以前——
4月25日,老挝波乔省敦棚县孟莫码头。来自对岸缅甸的一只小船,悄悄地横渡湄公河,停靠在码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船上的3人快步上岸,即将没入岸边的密林。
“不许动!”“站住!”
霎时,多位持枪的老挝警察突然从周边现身。3人见状不妙,拔腿就跑,边跑边掏枪射击。枪声响起,更多的警察从四面八方而来,包围圈如同布袋,越收越紧。终于,3人束手就擒。
这3人,正是糯康及两名手下。此刻,糯康或许意识到,横行“金三角”这么多年,自己这次真的到头了。
“糯康抓住了!”捷报,第一时间传给了坐镇指挥部的中国公安部禁毒局局长、专案组组长刘跃进。刘跃进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口气已憋了半年多。
“10·5”案件发生后,公安部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从去年10月底开始,刘跃进等200多位专案组成员分成6个工作组,分赴老挝、缅甸和泰国,一直坚守在一线,展开艰苦的破案工作。中方为这次逮捕行动付出200万元。
>>>多次逃脱:抓捕行动一次次失败
情报显示,该集团盘踞在湄公河两岸,长期从事制贩毒品、收“保护费”、绑架杀人、抢劫商旅、敲诈勒索等暴力犯罪活动。
湄公河上,许多人谈糯康而色变。
“糯康十分狡猾,他曾投降缅甸政府军,被整编为民团,但他回村寨是老百姓,在湄公河一上船就是悍匪。”专案组的民警介绍。
为了在“金三角”长期盘踞,糯康使出了许多手段。例如,他从制贩毒品和抢劫勒索获得的财物中,拿出一部分贿赂当地政府官员;给村民一些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在沿岸不少村寨养着情人,同时也成为他的“线人”。
曾经有几次极好的机会,专案组知道了糯康的位置,但等到抓捕时,却因为有人事先通风报信,使其逃脱。究其原因,专案组认为,就是糯康的根基太深造成的。
去年12月,中老缅泰四国启动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据了解,这令糯康十分忌恨,专门研制手机遥控炸弹,制造数起爆炸事件,并试图袭击船队,所幸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这个凶残而狡猾的对手,令专案组一度感到无计可施,“明知道他在靠近缅甸的那一带活动,可就是很难抓到。”
刘跃进坦承,曾有2个多月的时间内,似乎看不到希望,“就像黑夜里渴望亮光一样,支撑大伙儿坚持下去的,是不息的信念。”
>>>挤压清剿:出走缅甸落网老挝
专案组不断调整策略,随时研判、随时决策部署。更多的“亮光”开始闪现。不久前,糯康集团的二号人物伞康、三号人物依莱在围捕中相继落网。根据他们的交代,专案组掌握了更多犯罪证据和重要情报。
“针对屡屡有人走漏消息,我们吸取了教训,严格保密,能让一个人知道的事,绝不让第二个人知道。 ”刘跃进说。
专案组不再将目光放在一次次抓捕上,而是决定挤压糯康在本地的生存空间。糯康主要在湄公河的缅甸和老挝地界活动。由于中国与老挝警方的合作多,打击力度大,“10·5”案件后,糯康基本上龟缩在缅甸的大本营。为了将其赶出来,中国督促缅甸方面,对糯康所在的地方展开一次次清剿,目的不再只是一次把糯康抓获,而是要将其赶出大本营。
果然,虽然糯康未被抓获,但面对一次次清剿,糯康的手下也被抓了不少,他藏身的空间越来越小。于是,也就有了4月25日的一幕。因首犯被捕,糯康集团受到摧毁性打击。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名集团成员主动投降。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