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家安 实习生徐晖)为遏制炒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购房的措施,但有一个前提是,购房者的房屋拥有量等基本信息是准确的,否则,政策就失去了效力。而在兰州,因为房地产信息系统至今还没有全面覆盖,许多人便有机可乘,享受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优惠购房政策。
10月25日,记者从房管部门了解到,为了让“限购令”真正发挥实效,兰州市日前正式启动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预计年底能实现城区信息共享,两年后,实现全市共享,此举将有效遏制炒房者的“美梦”。
信息分散 住房情况难查明
“明知道这已经是他的第二套房子,可还是按‘首套住房’办到了手续。”10月25日,在兰州房地产交易大厅,一名男子利用“首套住房”贷款买来的房子领取了“产权证”,熟知实情的一名房屋中介告诉记者,目前在兰州,类似隐瞒实际住房情况,打着“首套住房”幌子逃避限购政策的人并不少。
“之所以隐蔽个人住房信息,主要是,一直以来兰州房地产信息分散,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尚未共享,不要说银行,即便管理部门都没有完全掌握购房者的全部购房信息,要查清就难了。”在招行城关分行,一名前台经理告诉记者:“对于客户个人住房情况,目前各银行也只是从个人的征信系统里查看,这样,从招行贷款买房,工行不见得能知实情。”
力度削减 炒房者有机可乘
兰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市场部部长贺高山告诉记者:“信息不能全面共享的现状,直接导致许多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出台的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大。”
如其所言,早在今年4月,“国十条”开始,到后来的“国十一条”,再到甘肃省、兰州市政府相继出台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各项调控政策,其中都少不了对“二套房”、“三套房”和本地、外地居民购房的一些限制举措,“如果不能查清个人真实的住房信息,许多炒房者就可以利用假信息有空可钻,使调控房价的‘强硬措施’失去了应有的力度。”一名知情人士如是说。
信息平台 过半地区难覆盖
那么,兰州市目前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到底如何,信息共享范围有多大呢?
据兰州市房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三县五区,房地产信息系统能较大范围覆盖的地方仅限于城关、西固两区,此外,高新、九州、经济三个开发区和红古、七里河等县区在内的多数地方,都未建立较为全面的系统平台,导致基础数据采集根本无法覆盖全市。
此外,拥有70万卷房地产档案的兰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档案馆,当前档案基础数据的清理整合工作都没有完全展开,致使存量房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受到严重制约。距离国家在今年初提出的“建立部、省、市三级系统网络和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共享和查询”的标准,相去甚远。
全面扩建 明年底前全覆盖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对包括兰州在内的全国40个城市提出明确要求:兰州市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起覆盖城区的房地产信息平台。兰州市有关部门也于日前正式启动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在已经投入资金230万元的基础上,又追加100万元建设资金,分三步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
第一步,年底前完成全市主城区的房地产信息数据整合,满足二套房认定等宏观调控政策的查询需要;第二步,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市辖区内所有区县的数据整合;第三步,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房屋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届时,户口在兰州市的居民个人及家庭住房情况将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