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井内应急机制燃生命之火
智利规定矿井内必须配备的逃生通道避险硐室等在救援中起到重要作用
  矿工阿瓦洛斯获救后,妻子激动落泪。

  据新华社10月14日电 经过一天多夜以继日的作业,智利当地时间13日晚间,33名矿工在被困69天后,全部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升井。这次救援,创下了世界上最久的地下生存并最终获救的纪录,而井内应急机制也为创造生命奇迹留下了希望。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地质专家当克·萨洛指出,矿井事故分多种,若事故矿井为其他矿种矿井,则极易发生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一般来说,这种时候被困矿工存活率极低;而铜矿坍塌则没有毒气和洪水的威胁,如有条件合适的避难硐室以及可维持一定时间的氧气、食品和水,人员成活率则相对较高。

  智利拥有比较完备的矿业安全法规。法规规定,矿井内必须保证配备几项基本的安全条件和措施:首先是从作业区通往地上安全地带的逃生通道;第二,作业区内相隔一定距离配备井梯,以方便矿工在事故发生时逃离事故地点;第三是地下式矿井内部的避险硐室,硐室内最低限度必须备有足够被困人员48小时内生存的物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认为,这次智利矿山事故中被困人员能生存下来,井下避险硐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险硐室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氧气和照明支持系统,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了应急的生存空间。

  此外,智利矿山安全法规还规定,矿井内必须保证每10人能有一个卫生间,每50人能有一个提供洁净饮用水的设备,每15人能有一间浴室,有全天候可供10人共用的热水。地下式矿井下必须保证有两条时刻畅通的通信线路,矿井内必须保证每人每分钟有3立方米以上新鲜空气,通风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5米至150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今日要闻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时政快递
   第A05版:市政追踪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今日关注
   第A08版:时政快递
   第A09版:重 案
   第A10版:警 事
   第A11版:警 事
   第A12版:新闻追踪
   第A13版:街区新闻
   第A14版:城市快报
   第A15版:专 版
   第A16版:记录陇原
   第A17版:国家大事
   第A18版:社会记录
   第A19版:社会记录
   第A20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1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2版:天下时讯
   第A23版:广告专版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股市风云
   第A26版:西部地理
   第A27版:西部地理
   第A28版:书 界
   第A29版:广告专版
   第A30版:市场热点
   第A31版:前沿观察
   第A32版:广告专版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视听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体坛看点
   第B06版:体育彩票
   第B07版:广告专版
   第B08版:广告专版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人才资讯
   第C05版:综合资讯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生活资讯
   第C08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读者日专版
   第D02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3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4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5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6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7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08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10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11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12版:2010年兰州晨报读者日特别报道
   第D13版:家有喜事
   第D14版:诞生喜报
   第D15版:庆生喜报
   第D16版:纪念寿辰喜报
井内应急机制燃生命之火
“智利奇迹”给予我们启示
获救矿工讲述被困井下初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