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生道路“三不走”

  老年人养生,很多人是互相借鉴、互相交流,今天什么方法好,明天什么偏方灵。其实,养生也要“看人下菜碟”。有时候,也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精神。下面,就给您说说养生的“三不走”。

  一、不要跟着感觉走

  人到老年,身体各系统、器官逐渐老化,机体的感觉也变得迟钝,尤以痛觉、味觉、嗅觉和体温变化最为明显。这种变化使老年人在患了严重疾病后自觉症状往往不那么明显,以致延误病情,失去及时诊治的时机。

  疼痛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主要症状。急性心肌梗塞、阑尾炎、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几乎都是以某个部位出现剧痛为依据确诊的。但是,老年人患病后疼痛常表现得不那么剧烈,甚至没有疼痛,或者疼痛部位发生改变。如患心肌梗塞时,患者可以不出现持续而剧烈的胸痛,而表现为胃痛;患胆石症或阑尾炎时,也不表现为右上腹或右下腹疼痛。这就给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发热是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可是,许多本应发热乃至高热的疾病,在不少老年患者身上的表现却并不明显。如老年人患肺炎、败血症及其它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患时,并不出现高热,有的还会表现为低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当老年人患肺炎、心肌梗塞、低血压、低血糖、胃肠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病症时,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以意识蒙眬、嗜睡最为多见。此时家人切不可将其误认为是“老糊涂”而掉以轻心。

  可见,老年人不要单凭感觉来衡量或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必须定期去医院接受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尤其要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尿糖、心电图、X线透视、血尿便常规等项目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

  二、不要跟着广告走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利益的驱使,许多人不惜血本为其产品大做广告,而药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更是其中的热点。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这类广告便会闯入你的眼帘。身患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人不能轻信广告,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是对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包治”、“专治”、“祖传秘方”、“一用就灵”之类的广告,更不可轻信。

  三、不要跟着别人走

  本来,扭秧歌是老年人健身的一项较好的锻炼方式。但任何健身活动都应该因人而异,都要从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加以选择。比如这位退休女教师,平素喜静不喜动,但她却咬牙硬挺着长时间地扭秧歌,终因劳累过度和精神紧张而发生了脑出血。这件事告诉我们,养生切不可跟着别人走,更不能照搬他人的经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量和锻炼方式差异很大,适合人家的不等于适合你。当然,别人的有益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结合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并取得医生的认可。尤其是体质较差或患有器质性疾病的老年朋友,更要量力而行。要知道,只有采取适于自己的健身方式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报记者 杜凯 整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今日要闻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市政追踪
   第A05版:今日关注
   第A06版:城市快报
   第A07版:省内扫描
   第A08版:第一现场
   第A09版:时事新闻
   第A10版:天下时讯
   第A11版:作文周刊·金牧场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B01版:健康周刊
   第B02版:健康·新闻
   第B03版:健康·母婴
   第B04版:健康·心理
   第B05版:健康·两性
   第B06版:健康·问医
   第B07版:健康·服务
   第B08版:健康·故事
养生道路“三不走”
站桩能治高血压
藏在手指里的养生经
腿痛得没法站立您有方治吗?
“蔬菜族”存在健康隐患
安眠药该怎么吃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