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名政协委员谈农业产业开发:
马铃薯主粮化我省有机遇有优势
  李恺(左)接受采访。

  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确定:2015年我国将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推进主食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改进,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1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李沛文,以及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毕阳,和来自定西的省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对我省而言,有机遇、有优势。

  来自“中国薯都”定西的政协委员李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国家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对我省马铃薯产业而言,是绝好的一个机遇。据李恺委员介绍,目前我省马铃薯种植核心区定西已经建立了6000亩的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每年调运马铃薯原种6685吨。定西种薯全国市场占有量近三分之二。针对国家实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带来的机遇,李恺建议我省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尤其要实施“名薯”战略,在定西建设10000亩核心优质种薯繁育中心,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实行马铃薯种薯繁殖集约化发展。

  同时,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毕阳说,在我省陇东部分地区,实际上马铃薯很早就被作为主粮了。毕阳委员认为,“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对我省而言是一个机遇。当前,我省更要进一步研究开发,让马铃薯多途径、多形式主粮化。”毕阳委员表示,这就需要政府、科研单位等多方合作,研发更多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同时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马铃薯这些主粮化的产品其实和小麦、大米产品同样美味,从而得到认可。

  省政协副主席李沛文也表示,国家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是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次机遇。我省应结合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工程,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在政府层面,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让马铃薯种植、繁殖培育集约化发展;强化科技研发,不但要引入现代种植、培育技术,更要结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更大层面地延伸马铃薯的产业链,尤其是深加工方面,开发出更多、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的消费产品。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崔亚明 记者 师向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2015省“两会”直通车
   第A03版:2015省“两会”直通车
   第A04版:2015省“两会”直通车
   第A05版:2015省“两会”直通车
   第A06版:2015省“两会”直通车
   第A07版:专 版
   第A08版:地方快报
   第A09版:地方城建
   第A10版:广 告
   第A11版:广 告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时政
   第A14版:新通力·兰州晨报羊年春联征集活动暨送春联送福字
   第A15版:地方街区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城 事
   第AII02版:城事特稿
   第AII03版:国内时政
   第AII04版:国内社会
   第AII05版:国内社会
   第AII06版:国际聚焦
   第AII07版:国际综合
   第AII08版:市民之家社区
   第AII09版:市民之家资讯
   第AII10版:财富关注
   第AII11版:财富股市
   第AII12版:生活资讯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教育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体副刊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副刊情感
   第B05版:消费周刊
   第B06版:消费聚焦
   第B07版:消费动态
   第B08版:消费焦点
“在我任期内,兰州车牌坚决不拍卖”
马铃薯主粮化我省有机遇有优势
今年我省将在四个国家建立岐黄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