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打车爽约或成终身信用“污点”
央行“开闸”个人征信 “民间报告”盯着你的不良记录

  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将成为你的“污点”记录,严重影响今后生活。

  1月5日,央行放下“一家独大”的身段,批准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此举,将使更多的个人信用转化为个人财富,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全民信用意识大大提升。

  央行“开闸”,征信业将飞跃发展

  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将成为央行“开闸”后首批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8家机构。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业将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国征信系统收录196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和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去年前10个月,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量就分别达到8398万次和3.27亿次。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帮助个人享受更低的利率优惠、更高的信贷额度。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正督促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较之国外已经发展近200年的信用市场,我国自1992年才开始建设的征信体系还显得不是很完备,个人征信服务市场也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可以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人们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个人信用的认可。

  “我国征信体系发展不平衡,民营征信机构发展相对迟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衡量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应根据方方面面的信息。但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信息大多集中于银行的信贷记录,对于个人其他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尚缺乏信用报告。

  互联网占优,“三马”各获一席位

  依靠着互联网数据技术,时下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征信行业,为已被央行“垄断”多年的个人征信行业注入了新鲜元素,也带给人们更多期待。

  从首批机构名单不难看出,监管部门也有意向征信行业注入更多的互联网元素。除了鹏元征信和中诚信征信等公司是从事征信业务多年的老牌机构之外,首批入围名单中,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风生水起的“三马”——阿里、腾讯、平安均各获一席位。隶属阿里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借助阿里集团强大的云技术力量,可以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进行整合。“芝麻信用日数据处理量在30PB以上,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芝麻信用副总经理邓一鸣告诉记者。

  腾讯拥有8亿QQ账户,逾5亿微信账户,逾3亿支付用户,所提供的海量数据为腾讯征信带来极大的优势。

  “数据就是未来的石油、黄金。”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吴杰说,“尽管我国征信服务市场起步较晚,但其中蕴藏更多的是机遇,这也是这些民营企业挤破头也要进入征信行业的原因。”

  覆盖面广,“民间报告”或影响一生

  互联网应用广阔,个人信用的应用场景也日趋丰富,将不仅限于金融领域,而是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督促人们将像鸟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信用记录。“比起传统数据,互联网数据涉及的范围更广,种类更多。”邓一鸣表示,“民营机构可以瞄准央行的征信记录未能覆盖的群体,比如没有过借贷行为、没申请过信用卡的人,或者学生群体。这部分人没有征信记录,但可能是活跃的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估信用等级,出具信用报告。”也许今后在相亲网站上,可以通过信用数据筛选伴侣,防止骗婚;在租房时,可以通过出具信用报告,顺利通过房东考察;在求职时,可以凭借信用报告获得单位的认可……

  因为涉及每个人的信用信息,保障信息安全、保护客户隐私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海量信息的存储安全,互联网企业可以依靠强大的云技术,将个人信息牢牢‘锁’在坚固的铁笼子里,与其他云数据隔离,而且异地灾备、加密技术、分级管理一个都不能少。”俞吴杰说。“阿里金融云的数据都打散在5000台机器、6万个片段中,即便有人想盗取,就需要同时盗走这5000台电脑。”阿里云事业部云计算发展二部总监徐敏告诉记者,这些数据经过特殊处理,没有经过“解密”,即便拿到电脑,可能连一个完整的数字都无法还原。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地方要闻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广 告
   第A05版:地方要闻
   第A06版:地方时政
   第A07版:广 告
   第A08版:地方城建
   第A09版:地方文教
   第A10版:地方爱心
   第A11版:聚焦舌尖兰州·美味邮你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法案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特稿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时 事
   第AII02版:国内社会
   第AII03版:国内聚焦
   第AII04版:国内聚焦
   第AII05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6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7版:财 富
   第AII08版:财富股市
   第AII09版:市民之家
   第AII10版:市民之家
   第AII11版:教育资讯
   第AII12版:副刊情感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人才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文娱音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消费周刊
   第B05版:消费前沿
   第B06版:消费动态
   第B07版:消费热点
   第B08版:消费聚焦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教育资讯
导读
一次打车爽约或成终身信用“污点”
10万亿 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8%
今日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