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运输部:鼓励创新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
  漫画:赛“跑”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表示,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交通运输部一直持续关注“专车”服务,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用改革击碎 既得利益群体的垄断

  在一些城市,一个出租车运营许可证被炒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天价,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门严格控制市场准入,让出租车经营权成为一种投资品和利益输送方式,让出租车市场形成了异化的垄断,也因此产生了固化的既得利益群体。

  正如一些网民所说,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为阻挡行业改革与市场化的硬石头,只要利益稍有受损就会以市场秩序被扰乱为由,挟持政府和老百姓。

  出租车行业本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如今却形成没钱莫进来的垄断业态,最终遭受损失的是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平及效率。许多城市存在打车难、打车乱,备受公众诟病。监管部门不在顶层设计上动刀子,只是修修补补,总是收效甚微。对于这一持续十多年的社会难题,用扬汤止沸的方式来缓解只能管一阵子,要想根治必须彻底打破市场垄断。

  据新华社沈阳1月6日电

  出租车业改革,向垄断还是向“专车”下刀

  面对出租车司机“生存难”和乘客“打车难”的呼声,是该对行业垄断的根基动刀,还是该对专车执法“一刀切”?近期围绕“滴滴专车”等引发的风波和争议,触碰到出租车业改革的深层问题,重堵不重疏、治标不治本,靠垄断利益生存的出租车行业还能走多远?

  “共享经济”是否“一刀切”

  出租车本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长久以来却成为部分垄断公司的“摇钱树”。

  就在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沈阳市部分出租车为表达不满停运。同时,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生类似事件,矛盾直指燃油附加费、“份子钱”、黑车等问题。而与此同时,全国范围不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开始严查黑车、私车运营,并将板子打向了时下流行的“专车服务”。

  近日,沈阳、南京等地先后表示,专车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属于非法运营行为。对于这种界定,“滴滴打车”方认为,所谓黑车,是指未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运营牌证而以有偿服务实施非法运营的车辆。但是“滴滴专车”是一个移动出行的信息平台,只和依法运营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合作,不和私家车合作,如发生意外由“滴滴基金”按照责任范围内赔付。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说,现行法规下,查处黑车无可厚非。但政府如果无视既得利益的暴利垄断,单方面遏制满足消费需求的创新模式,这种管理思路需要反思。

  有业内人士认为,来势难挡的“专车服务”的确需要规范引导,但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执法。

  是否维护垄断利益

  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表示,自己并非对“滴滴”“快的”有意见,他们通过软件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生意。“我们最不满的就是长年被公司收取严重不合理的‘份子钱’。”根据这位司机师傅介绍,自己和另一位司机一辆车双班倒,和公司协议一签就是6年。除去所交数万元押金,两人每月还要交给公司“份子钱”9600元,这样高的“份子钱”半年便可买回一辆伊兰特(北京市区出租车主流车型),而剩下5年半全是公司收走的暴利。但即便如此,车辆维修、保养等日常费用还得自己掏钱。“公司就组织开开会,别的什么都不管。”

  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副总裁对记者表示,出租车司机平时连个上厕所时间都没有,胃下垂、颈椎腰椎劳损、风湿关节炎已经成职业病,每天80%的工作时间都在给公司挣“份子钱”。

  消费者打车难、出租车司机收入低,这样的“两头难”已是普遍现象。然而,在当前严格限制出租车牌照的背景下,一方面,出租车公司仍然能“躺着就把钱挣了”;另一方面,也难免出现垄断资源导致的寻租腐败。司机、市民两头不满意,甚至让牌照资源成了既得利益用来挟持政府部门的砝码。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机关服务中心主任汪国镇表示,目前出租车整体行业结构不合理,其经营方式已使整个行业在司机、乘客的多方指责下坐在“火山口”上,面临不得不改的境地。“司机压力太大,乘客难以享受到优质服务,必然催生新兴业态。”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不仅高端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没能满足,基本需求也属于供不应求状态。对于互联网专车项目,应考虑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应“一刀切”,只要明确相关运营资格即可。

  罗兰贝格汽车业务合伙人张君毅也认为,“一刀切”执法并不明智。比如在租车市场,神州等公司革了老式租车的命,而他们也又遭到“滴滴”“快的”等平台的挑战。出租车市场也是如此,只有在不断挤压和对抗中,市场才会更有活力。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新闻链接

  北上广:私家车 用打车软件接客非法

  在北京宣布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非法之后,广州市交委1月8日也宣布跟进,将专车服务定性为涉嫌非法营运进行打击,市交委还表示即将推出约租车服务以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

  广州市交委表示,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包括利用手机APP、网络、电话等各种手段提供预约经营服务的),可以统称为“私租车”,均涉嫌非法营运,广州市交通部门都会依法严厉处罚。广州市交通部门也注意到传统出租汽车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因此,广州市正计划推出约租车服务。

  日前,北京等全国各地查处私家车运营服务的专车引起极大关注。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梁建伟1月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执法总队查获的所有专车全部为私家车。

  上海市交通委日前宣布,《上海市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服务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已于本月1日正式实施,并首次对出租车预约调度等进行法律约束规范。新规规定,对于经认定不具备资格的个人和车辆,运营商应立即删除信息并停止提供服务。如果专车运营商使用私家车,一旦被发现将被罚款3万-10万元。

  据《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地方要闻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广 告
   第A05版:地方要闻
   第A06版:地方时政
   第A07版:广 告
   第A08版:地方城建
   第A09版:地方文教
   第A10版:地方爱心
   第A11版:聚焦舌尖兰州·美味邮你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法案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特稿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时 事
   第AII02版:国内社会
   第AII03版:国内聚焦
   第AII04版:国内聚焦
   第AII05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6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7版:财 富
   第AII08版:财富股市
   第AII09版:市民之家
   第AII10版:市民之家
   第AII11版:教育资讯
   第AII12版:副刊情感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人才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文娱音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消费周刊
   第B05版:消费前沿
   第B06版:消费动态
   第B07版:消费热点
   第B08版:消费聚焦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教育资讯
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
陕西逼学妹“卖处”案 涉案官员曾因证据不足未批捕
送别哈尔滨火灾中殉职消防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