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户定价“任性”,也要法理“撑腰”
□黄磊

  郑州市房管、税务部门出房产新政,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时,交易价格可以自己决定。换言之,直系亲属房产过户产生的税费可以减少。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郑州一套92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由父母过户给子女,如今只需交几十元,可以少交近9万的税。

(据1月7日《大河报》)

  作为国人的传统思维之一,家业相承可谓合情合理,但当这种合情合理遭遇到政策上的直系亲属过户也要交税,这不免让人难以接受。由此郑州市所推出的房产新政,大大减少了直系亲属间的过户税费,切合民众的期待,可谓颇得人心。

  新政虽好,但还要法理撑腰。合情合理是否就一定合法呢?恐怕未必,从立法法角度来说,“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制定”,换言之就是税收只能通过全国人大或其委员会的制定方可实施,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税收法定。而之所以这样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地方滥用税收立法权,导致地方与民争利;第二方面还在于保持国家税种及税法的统一,防止经济杠杆出现偏移。

  由此,倘若该政策只是郑州市房管、税务部门的一时“任性”,虽然能获得公众纷纷点赞,但在没有法理支撑之下不免变成无力的一声“娇喘”。而以下法律问题更随之而来:合同法规定“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那房产交易双方的降低实际价值是否会归于无效?同样,倘若该政策被否定,遗漏的税费要求追缴,相关的法律责任谁人承担?当然,实践层面的问题难免更多,笔者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一者,为避免税费,房产交易双方是否可以假结婚呢?二者,子女关系也可以做文章,因为根据收养法,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而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可以不受诸多限制,那问题就来了,各种收养关系的认定和解除,是否又会成为新漏洞呢?

  好政策需要理由吗?恐怕还是要的,没有法律保障的利益想必其行不远;而没有配套制度的任性,更难免成为不法者的牟利之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地方要闻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广 告
   第A05版:地方要闻
   第A06版:地方时政
   第A07版:广 告
   第A08版:地方城建
   第A09版:地方文教
   第A10版:地方爱心
   第A11版:聚焦舌尖兰州·美味邮你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法案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特稿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时 事
   第AII02版:国内社会
   第AII03版:国内聚焦
   第AII04版:国内聚焦
   第AII05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6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7版:财 富
   第AII08版:财富股市
   第AII09版:市民之家
   第AII10版:市民之家
   第AII11版:教育资讯
   第AII12版:副刊情感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人才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文娱音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消费周刊
   第B05版:消费前沿
   第B06版:消费动态
   第B07版:消费热点
   第B08版:消费聚焦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教育资讯
“轧死政府埋单”?官方不能沉默
越野车“在押违章”是一次“司法跑偏”
“宰”人没商量
过户定价“任性”,也要法理“撑腰”
微 言
复旦投毒案司法过程的范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