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
天水兰州两市房价泡沫最大

  本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马逸群)1月8日,2015年度《甘肃蓝皮书》成果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甘肃蓝皮书》今年新增了《甘肃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分析与预测》、《甘肃酒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分册,我省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就此增至8本。这也是我省连续9年举行“甘肃蓝皮书成果发布会”。

  预计2015年全省GDP增速将达到10%左右

  2014年度我省五成以上被访者对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满意

  2015年甘肃文化发展将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年

  《甘肃蓝皮书》系列解读

  《经济蓝皮书》

  今年我省CPI将控制在1.8%-2.3%

  《经济蓝皮书》指出,201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省全年GDP增速将达到9%左右。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推进、兰州新区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和投产,预计2015年各季度GDP增长率均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全省GDP增速将达到10%左右。

  《经济蓝皮书》分析认为,201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呈现小幅度波动状态,全年可能保持在2.3%左右的水平。进入2015年,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化和定向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全年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控制在1.8%-2.3%的水平。

  兰州治污仍存在突出矛盾和困难

  《经济蓝皮书》还认为,自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和攻坚战实施以来,兰州成为全国重点监测城市中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取得了空气质量显著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的多重效益,然而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治污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难以解决的困难,仍需要深化环境立法工程,加快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着力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清洁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社会蓝皮书》

  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排名再次垫底

  《社会蓝皮书》指出,2014年甘肃社会运行特点体现为:居民收入增速相对较快,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排名再次垫底;城市人口包容性不足,人口城镇化面临巨大挑战,兰州新区城市化水平极低,尚未产生人口拉力;环境保护成效突出,生态文明大省建设任重道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受到市场挑战,短期内难以达到群众期望的效果;惠农政策多层次改善乡村生活质量,农村居民参与度高、受益感强。

  2015年甘肃社会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甘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消费水平更加走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空间不大;受经济发展影响,甘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可能会出现减弱迹象;随着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体制机制改革更加紧迫。

  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不会突破既定人口计划

  《社会蓝皮书》选择我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进行了调查,非农业“单独”夫妇是我省单独两孩政策目标人群的主体,其中兰州市占全省四成。预计2015年二孩出生3.01万人,人口出生率比2013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意味着,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全省既不会出现人口大幅增长情况,也不会突破既定的人口计划。

  《文化蓝皮书》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部分研究观念滞后

  《文化蓝皮书》指出,2014年甘肃文化发展有以下亮点:国家级项目大幅提升,张掖大佛寺等6个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储备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历史上升点;民族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节庆赛事活动趋向大型化、国际化。但文化发展也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配套政策不具体,需要立足文化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研究滞后,知名专家还未真正成为学术创新的主体,部分成果研究观念滞后,创新水平低;甘肃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落后。

  让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真正“国际化”

  《文化蓝皮书》认为,2015年甘肃文化发展将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年,发展文化产业,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省区的深度合作交流。甘肃“走出去”战略,将助推特色文化产品销售,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的合作将推动我省会展业、广告、艺术装饰业发展。三大交通建设提速也将促进旅游产业更大发展。另外,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也取得进展,重点任务及战略性支撑产业项目已确定,下一步将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全面有效保护,在“田园城市”中充分彰显“原生态”,并促进“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真正“国际化”。

  《舆情蓝皮书》

  逾九成被访者认为收入涨幅跑不过物价涨幅

  93.44%的被访者认为,物价上涨幅度与全家收入上涨幅度不一致,收入涨幅跑不过物价涨幅成为共识,而其中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成为家庭主要支出项目。行业差距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体现,其余为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差距,被访者迫切希望能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食品安全问题成民众关注度最高的社会问题

  《蓝皮书》显示,食品安全问题替代往年的住房问题,成为2014年度甘肃民众关注度最高的社会问题,其他依次为物价、环境、住房、养老社保、医疗、就业、反腐、教育、收入。五成以上被访者对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满意,表明当地民众对政府部门日常监管的认可度在增加。同时,对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总体状况,民众的认同度仍然偏低,认为,对违法企业和个人惩罚力度不够,社会诚信缺失,监管职责和媒体曝光还不够明晰。大部分民众认可中医改革,但对药品、服务价格和民营医院的看法有较大分歧。虽然甘肃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八成以上被访者不满意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待遇,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选择何种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

  近八成民众对“4·11”事件信息公布表示不满

  “4·11”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是近年来兰州市重大舆情突发事件,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一定影响。专家在对兰州市民调查后,结果显示,97%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其中西固、安宁受影响大,而城关、七里河受影响小,近八成的民众对自来水污染信息公布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六成以上民众对官方表态和道歉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对开辟刘家峡第二水源地建设充满期待和信心。

  《酒泉社会发展蓝皮书》

  经济趋稳回升速度居全省前列

  《酒泉社会发展蓝皮书》以蓝皮书的形式对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是省级智库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形式,而且对于推动酒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2013年相比,酒泉2014年经济总体呈现出趋稳回升的态势,经济趋稳回升速度居全省前列,财政收支增长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重点民生持续改善,平安酒泉建设稳步推进。《蓝皮书》建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为契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以市场活力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夯实民生持续改善的基础条件;以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县域蓝皮书》

  2013年肃北县社会发展综合力最强

  《县域蓝皮书》显示,2013年甘肃县域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十强县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玉门市、肃州区、敦煌市、西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华亭县、凉州区和瓜州县。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整体稳步提高,县域社会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建议:不断优化县域功能,培育县域新的增长点与增长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县域扶贫机制。

  《县域蓝皮书》还选择陇南武都区扶贫攻坚行动进行了调查,通过持续扶贫,该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农村经济新格局;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扶贫为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建议,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着力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输转工作,优先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卫生事业。

  

2015年预测:兰州市住宅市场中心区域房价坚挺,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民族地区GDP增长高于全省增速

  兰州居民住房调研中67%被访者称拥有房产

  我省首次发布的《甘肃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认为,近十年,甘肃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对地方经济、居民财产、社会分配格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兰州居民住房的调研,67%被访者拥有房产,大多数居民认为自己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同全国一样,房地产黄金时代终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性需求是未来住房市场的稳定的潜在需求。未来10-20年,甘肃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将带来巨大的住房需求,因此房地产市场仍将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期,房地产发展依然是未来甘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住房市场深度调整不可避免,未来几年住房市场进入去库存、以降价换增量阶段。

  去年兰州房市供应量1000万m2而销量仅一半

  《住房与建设蓝皮书》显示,全省各市州购买住房支付能力按痛苦指数看,天水最高位居全省第一,其余为兰州、临夏、平凉、武威、庆阳、张掖、甘南、陇南、定西、白银、酒泉、嘉峪关、金昌。一线品牌房企挺进兰州,兰州市场发生结构变化,2014年上半年住宅市场价格整体下行明显,很多被访者认为兰州房价偏高,观望情绪较浓。2015年预测:兰州市住宅市场中心区域房价坚挺,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城郊区域房价下降,“价格战”和下降趋势还会持续。有关数据显示,兰州房地产市场2014年供应量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而市场销量则为500万平方米。

  《住建蓝皮书》还指出,未来5—15年,甘肃将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甘肃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5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0%。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水平将稳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天水、兰州两市房价明显偏高存在泡沫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国际上合理的房价收入比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根据易居研究院的相关研究,2013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7.3,甘肃省房价收入比为6.4,排名第19位。

  《甘肃住建蓝皮书(2015)》披露,2014年甘肃房地产开发投资由多年的快速增长突变为负增长,全省商品房价格增长幅度趋缓,部分城市下降趋势明显。全省房价总体在合理空间,但各地房价收入比差异较大,仅依据可支付能力来看,天水、兰州两市房价明显偏高,存在泡沫。而临夏、平凉、武威、庆阳、张掖、甘南州房价收入比较高,存在一定的房地产泡沫,金昌、嘉峪关房价收入比较低。

  《民族地区蓝皮书》

  GDP增长高于全省增速

  《民族地区蓝皮书》指出,我省民族地区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高于全省增速。但民族地区GDP总量仅占全省的6.99%,农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8%,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是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民族地区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逐步形成。但由于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基础的滞后性,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就业形势严峻。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与贫困问题严峻并存,且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致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建议民族地区通过转变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等综合建设,解决生态环境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扩大对外开发,发挥扶持政策作用,改善民生,加快智力和生态建设。

  本报首席记者 梁峡林 实习生 马逸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地方要闻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广 告
   第A05版:地方要闻
   第A06版:地方时政
   第A07版:广 告
   第A08版:地方城建
   第A09版:地方文教
   第A10版:地方爱心
   第A11版:聚焦舌尖兰州·美味邮你
   第A12版:地方警情
   第A13版:地方法案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特稿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时 事
   第AII02版:国内社会
   第AII03版:国内聚焦
   第AII04版:国内聚焦
   第AII05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6版:聚焦法国杂志社恐袭
   第AII07版:财 富
   第AII08版:财富股市
   第AII09版:市民之家
   第AII10版:市民之家
   第AII11版:教育资讯
   第AII12版:副刊情感
   第AII13版:生活资讯
   第AII14版:人才资讯
   第AII15版:生活资讯
   第AII16版:人才资讯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文娱音画
   第B03版:体坛快报
   第B04版:消费周刊
   第B05版:消费前沿
   第B06版:消费动态
   第B07版:消费热点
   第B08版:消费聚焦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教育资讯
天水兰州两市房价泡沫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