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消防通道畅通,莫拿生命开玩笑。”这样的宣传语几乎人人耳能熟详,但是在现实中偏偏有人就不信这个理,总是随意侵占消防安全通道。而由于消防通道不畅,导致救援受阻、生命逝去的事件近几年在国内屡屡上演。消防通道——这一原本的“救援路”、“逃生路”却因不畅,变成了“堵路”!
近日,《兰州晨报》一组关于兰州公共场所安全通道存隐患的报道,不由发人深省。近几年常有公共场所出现或大或小的火灾事故,安全出口大门被锁,消防通道被堆积的货物堵死,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报道。每到此时,都会有各种安全警示,希望人们能够引以为戒。但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拿消防安全当回事了呢?从这则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兰州多处公共场所,消防通道依然是摆放商品的货场,安全出口的大门仍是紧紧关闭。而且最令人汗颜的是,经营者的解释自以为很有理,关闭安全出口大门是为了便于商场的管理,占用消防通道是在合理利用空间,岂知他们这种愚昧行为,已经触及了生命安全的防线,随时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公共场所安全通道不“安全”,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首先是一些单位在消防安全问题上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对消防部门的检查敷衍了事,把消防部门的警告当成耳旁风,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不用心,把自己的“家规”凌驾于消防法规之上,还美其名曰“加强现场管理”。这也是发生小火因逃生不及酿成大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防安全法规的落而不实,给火灾隐患留下喘息之机。其次,是对于公众的安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在公共场所没有留意安全出口的习惯,看到消防通道被堵塞也不以为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殊不知,倘若拿消防安全当游戏,那么火灾就会吞噬生命如儿戏!每年的“11·9”消防安全日,应该受到公众的切实重视,它不应该成为走过场、搞形式、摆样子的日子,大家也不应该把消防演练当成一场游戏。
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我们或许无法完全避免灾难事故,但应当为避免灾难事故进行不懈的努力。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希望我们吸取既往火灾的惨痛教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公共安全要求,维护消防设施、畅通消防通道。果真如此,不仅防患于未然,更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