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田玥)4月14日、15日,我省大部分地方出现了降水,部分地方还出现了冰雹,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兰州市区4月份出现冰雹也是近30年来第一次。据了解,我省4月起降水天气将增多,若遇冷暖空气交汇则较易产生大范围强降水,灾害性天气也开始增多。
接连两天,兰州都经历了白天晴朗、晚上电闪雷鸣雹雨交加的天气,让人们措手不及,以往出现在夏日傍晚的电闪雷鸣和强降水(冰雹),今年为什么来得这么早、这么急?就此极端天气,气象专家给出了解释,我省5月起开始进入汛期,至9月底结束,6月至8月为主汛期时段,在此期间,大到暴雨多以雷阵雨形式出现,以傍晚时间出现居多,且范围小、强度大、时间集中,因降水引起的灾害性天气也开始增多。其中,暴雨期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往年最早出现在5月初,最迟在10月下旬。
同时,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天气转暖,暖空气势力增强,积聚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当高空出现冷空气时,冷暖空气交汇,增强了对流运动,遂产生大范围强降水,也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雷电现象。而冰雹也是一种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剧烈天气现象。
就此,相关专家提醒,公众要及时关注短期天气预报,在看到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尤其是冰雹预警信号时,尽量不要外出,在户外遇到冰雹要立刻躲进牢固的建筑物里。行驶中的汽车应尽快驶入有遮挡的牢固建筑物,露天停放的车辆要尽量遮盖减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