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收不抵支?今年“亏空”或超千亿元
本报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财政部15日公布了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按险种分别编制显示。若今年预算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预算,则在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年或将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当期“亏空”1563亿元。
仅仅在两年前,这一指标还为正值。据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险费收入15027亿元,本年支出13948亿元,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余额为1079亿元,在2011年,这一余额曾达1317亿元。
对这一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曾表示,社保制度建立之初大部分省市养老金是收不抵支的,但之后缺口逐渐缩小,2013年养老金略有结余。因此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中国版“住房银行”国家住房保障行年内成立
本报讯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版“住房银行”——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将于今年成立,最早可能6月就会有初步方案公布。据了解,此前国家开发银行、住建部均有意牵头成立中国版“住房银行”,而双方也已经分别向高层提交了几个版本的方案。而由国开行牵头成立中国版“住房银行”的方案获得高层认可的可能性较大。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未来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无疑是长期的、巨大的,由此看来,中国版“住房银行”的成立运行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国际经验表明,住房金融体制不仅关系民生福利,还直接关系国家金融安全。中国版“住房银行”在肩负住房保障金融使命的同时,更需要完善风控体系建设,避免重蹈美国“两房”引发金融危机的“覆辙”。
准入“门槛”降低我国出现一批“一元企业”
据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今年3月1日启动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大幅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被称为“一元钱也能办企业”。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仅登记注册了59家“一元企业”。改革启动后第一个月,全国新登记企业约30万户,平均注册资本约470多万元,“一元企业”只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0.02%。
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分析指出,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降低后,社会投资较为理性,注册资本规模分布比较合理;新登记企业集聚在中小型规模段,“一元企业”占比极小,未出现大量畸高畸低出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