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晚上睡觉磨牙的毛病与胃肠道和口腔疾病等原因有关系,然而成人磨牙比儿童及青少年磨牙的发病机理更为复杂。在众多磨牙症的发病原因中,心理因素往往占据首要位置,当人为了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梦中或睡眠中就会出现磨牙现象。
“咬牙切齿”其实有原因
“白天心里愤愤,晚上牙齿嚓嚓”。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磨牙症虽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中也不少见,可是到医院就诊的却并不多。这可能是因为本人并没有发觉有夜间磨牙的现象,或者认为磨牙不是什么大病,看不看无所谓。
但有专家认为,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点,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今社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每个人都试图驱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和精神转移,磨牙就是身体通过体力运动转移压力的一种表现。中文中“咬牙切齿”就很形象地反映了人愤怒时通过口腔牙齿来发泄情绪的现象。
睡梦中的磨牙反映心理状态
在一项研究中,医生曾对60例16-45岁的磨牙症患者及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做“艾森克个性”测定(一套个性测试题),结果表明:内向性格的人,在生闷气、焦虑、猜疑、怀恨等情况时,又不愿与人倾诉,使心中的怨气转移到夜间的睡眠或梦中的无意识状况,并通过磨牙的症状来发泄。
偶尔磨牙对健康影响不大。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时间较长,则有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或者引发心理上及生理上的障碍。有磨牙症的成年人应积极就医,排除生理疾病后,还要注意考虑磨牙是否因心理障碍引起。如果是因为心理障碍而引起磨牙症,则应进行自我调适,或找心理医生咨询治疗。
长时间磨牙脸形会变化
磨牙使面部过度疲劳,吃饭、说话时会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张口时下颌关节还会发出响声。使牙齿本身受到损害。由于牙釉质受到损害,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磨牙时咀嚼肌会不停地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变大,孩子的脸形发生变化。有的人儿时磨牙没有得到纠正,可能一辈子都有磨牙的习惯。所以如果发现有磨牙现象,应该赶紧对症治疗。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心理压力、稳定情绪,是治疗磨牙症的一剂“良药”。
本报记者 阎韵竹
■小贴士
预防磨牙的几个小常识
1.睡前尽量放松自己,尤其是在入睡前,可以适当的做些体操,泡泡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等。2.避免在睡前吃兴奋性食品或者吸烟,改善睡眠环境。3.尽量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像咖啡、巧克力、可乐等。4.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5.要懂得如何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调整心态。6.热敷上下颚,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减少头痛的机会。7.保持正确站、坐姿,因为弯腰驼背也会导致磨牙。8.睡前一定要刷牙,晚饭不要过饱。9.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定期驱虫。10.白天时让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状态,即让牙齿维持放松状态。
(阎韵竹)
■相关链接
长期磨牙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人在6-12岁期间都会换乳牙,这段时间可能会因为牙龈发痒而有轻度的磨牙,但是在换牙后还继续磨牙或者换牙期间磨牙严重的现象就是一种病态。
剧烈无缓冲物的齿间磨擦,使磨牙者消化功能减退,牙龈暴露,疼痛难忍。成年重度磨牙者,巨大的咬合力从头向下传导,引发身体神经紊乱,产生面瘫、脑瘫,患中风比例增加七成。此外,长期夜磨牙还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长期磨牙导致咀嚼肌得不到休息,造成咀嚼肌的疲劳和疼痛、腮帮疼痛;严重时引发头痛、颈背部阵痛等;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引发口臭或口腔异味、损伤听力和味觉等可怕的后果。
另外,磨牙并不只是坏牙齿“自相残杀”的磨裂、磨蚀,而是会造成好牙齿不必要的损耗。专家指出,有半夜磨牙习惯的患者,被磨烂的牙齿,通常都无病无痛。比如说,患牙周病的病人,他们不会磨牙,因为牙齿已有点松动,咬合不稳而磨不成,所以,磨牙只会在健康的牙齿上出现。因此,当磨牙症发生时应该及时治疗,以免因为磨牙引发其它继发性疾病。
(阎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