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崔亚明)4月12日上午,兰州市政府在西固区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布了兰州自来水局部苯含量超标的原因。据介绍,造成此次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经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一厂和二厂之间的北线4号自流沟所致。随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董事长姚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具体如何开展抢修、如何保障供水一一作了解释说明。
1.事故分析
沉降缝填充物被溶解致水污染
针对发生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董事长姚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北线自流沟长约3公里,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这样一个刚性的建筑物,每隔一段都会有相应的沉降缝,这些沉降缝全用相关材料填充密封。但随着原油渗漏到自流沟附近,导致部分沉降缝中的填充物被这些污染物溶解,这些污染物随即从这些沉降缝中渗入到自流沟中,导致自来水中的苯超标。
2.保障措施
已经闸死3号4号自流沟中间的联通管
原因查明后水厂目前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供水?
姚昕表示,目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一厂主要是将黄河里的水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通过南北两线的自流沟输送到二厂进行沉淀以及进一步净化处理。其中北线的自流沟共有3号、4号两条。此次出现事故的就是北线的4号自流沟。但由于这两条自流沟是浇筑在一起的,中间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为确保供水,目前已经把3号和4号自流沟中间相通的地方用闸板闸死,这样水就可以安全地通过3号自流沟流进二厂,从而解决了水量不足的问题。
3.踏访现场
输油管道和自流沟距离太近
在当天上午兰州市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上,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介绍,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泄漏,污染了自流沟的4号线,导致自来水苯超标。闫子江表示,尽管目前尚未挖掘找到泄漏的管线,但已经从抢修现场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泄漏的原油。根据渗漏出来的原油的量也已经确定了泄漏点的具体位置,施工人员将加紧挖掘作业。
随后,记者在抢修现场看到,为避免发生意外,在4号自流沟附近警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禁止其他人进入抢修现场。抢修工人在4号自流沟周边每隔10米的距离就会挖一个深约1.5米的坑,随着大量的水从这些深坑中涌出,现场刺鼻的气味更加浓烈。在这些水流表面,明显可以看到漂浮着一层黑黑的油污状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和抢修现场一路之隔,就有一家化工企业,据现场参加抢修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化工企业的输油管道和自流沟距离太近,是导致此次发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