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个多月的刘健转会事件4月8日下午在足协进行了最终的仲裁,不过外界翘首以盼的仲裁结果没有如期出炉。据悉,在答辩会现场,中能俱乐部提出庭外和解的要求。
中能当庭提和解要求
上周中国足协收到了司法鉴定机构送出的关于刘健与中能俱乐部所谓的“续约合同”真伪鉴定结果,足协仲裁委员会于是通知刘健和中能双方在8日下午到京进行最后的答辩会。
8日下午1时50分,刘健委托的两位律师率先走进足协大楼,但刘健本人并未露面。据悉,刘健当天跟随恒大队在广州训练,并未前往北京。之后不久,中能俱乐部代表、俱乐部副董事长于涛和律师也来了。下午2时左右,足协仲裁委员会在中超公司会议室内召集双方,正式开始了终极仲裁答辩会。
在仲裁开始前,足协人士就对到场的记者表示:“今天不会对外宣布仲裁结果。”果不其然,在经过长达2小时40分钟的辩论后,答辩会才结束,但仲裁委员会成员、刘健代理律师和中能俱乐部三方面对媒体都三缄其口。足协仲裁委员会更是告诉在场媒体:等足协新闻办公布消息。
据报道,在评审现场,青岛中能方面在答辩会上首次提出了庭外和解的意愿,刘健律师也当庭提出希望刘健获得自由身。在这种情况下,仲裁委员会要求双方在两天内拿出庭外和解的方案。
刘健或本周五出场
虽然足协8日没有公布仲裁结果,但据记者从各方打探的消息,在答辩会上,仲裁委员会已对此事作了一个基本结论,刘健以自由身转会恒大的障碍基本扫清。如无意外,在本周五(4月11日)恒大客场对天津泰达的比赛中,刘健就可以参赛。
一位知情人士这样透露:“终极仲裁日这样关键的时刻,刘健本人都没有现身北京,这说明刘健早就对仲裁结果心中有数了。”种种迹象表示,刘健很可能在本周获得自由身,从而正式加盟恒大。根据此前足协对刘健许诺的“随时补报随时上场”的原则,刘健将在本周五的中超比赛中代表恒大上场。
(网易)
回放
1月初,恒大宣布自由签约刘健,青岛中能方面随即拿出一份跟刘健签约至2017年的合同,否认刘健自由身。刘健驳斥这是一份伪造的假合同,最后双方决定诉诸公堂。刘健合同风波再次让外界了解到中国足坛特有的“阴阳合同”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希望通过此事能够促进中国足坛在签约方面更进步,更透明。
观察
足协一如既往和稀泥
按照目前发展情况,刘健案最终结果可能是:只有结果,没有真相。至于足协如何认定青岛中能俱乐部提供的那份“刘健续约合同”,也许不排除又是一个模糊性的结论,这样刘健如愿获得自由身加盟恒大,青岛中能不会因此受到处罚,三方都满意,而中国足协虽然对不起行业管理者的称呼,但至少不用扮演坏人的角色。
刘健和青岛中能的合同纠纷,和此前多起中国球员维权案例一样,是球员奋起利用法律武器维权,拷问的是中国足球的潜规则。表面来看,恒大和刘健当然是吃亏的一方。恒大正受困伤病和双线作战,亟须刘健支援,而刘健因为这次合同纠纷无缘亚冠,白白损失了4个多月的工作。
但是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欧洲著名的博斯曼法则,源于球员马克·博斯曼,合同期满后博斯曼想转会离开,但当时欧洲足球转会制度管理规定新俱乐部仍然必须支付转会费,博斯曼因此把老东家、比利时和欧洲足联告上了法庭。博斯曼最终胜诉,促成了今天球员的自由流动,但付出的代价是,漫长的上诉期间只能去低级别球队混日子,也没什么心思踢球了,生活潦倒,两次离婚,一度酗酒。
同样的,如果刘健坚持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诉诸法庭,他能换回什么呢?青岛中能俱乐部被禁赛?当初主教练张外龙下课后有媒体报道曾被“强制”赶出住宅,如果因刘健案受罚,又会做出怎样的过激行为?对于一个已经30岁的国脚来说,有球可踢,或许远比抗争到底更现实。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律师同意了青岛中能和解的意愿。
在这之外,更有人指出,涉事两家俱乐部此前的球员交易就有不少暗中的细节未曝光,比如之前的“阴阳合同”,如果继续纠缠,更可能涉及逃税,而合同造假就更不仅仅是足协的事情了,这已经触犯了民法。
实际上,刘健事件仅是众多中超转会风波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事件几乎每年都在上演,甚至近年来中超球队在引入外援、外教时也时常出现一些非职业化的行为。这些暗箱操作,损害了中国足球的秩序,也是中国足球落后的一种表现。足协在刘健案上和稀泥,固然刘健案平息了,但更多的刘健依然看不到希望。
(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