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尾气污染、限行限购,使得用车成本日益高涨,而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的解决路径之一。
进入2014年,国家部委连续发布关于扶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一连串政策信号,加上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上展现的“蝴蝶效应”,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2014年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而伴随中国新年能源产业政策日趋完善,外资品牌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态度也从观望转向加速布局的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意义重大,有分析人士因此将2014年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
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虽前途光明,但道路依然崎岖。由于新能源汽车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产业发展不充分,性价比还不足以与传统能源汽车竞争,导致新能源汽车陷入了早期节能灯“节能不节钱”的怪圈。按照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购买新能源车能够得到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以一辆18.98万元的比亚迪秦为例,在深圳可以享受国家和当地补贴各3.5万元,补贴后这辆车消费者只需11.98万元就可以购买,而在兰州市,消费者只能享受3.5万元的国家补贴,地方政府补贴则没有。再加上使用过程中充电等基础设施匮乏,因此,对消费者而言,花近20万买一辆混动车还是得好好前后思量一番。
降低成本,设施配套、政策到位这是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春天才能真的离我们不远!
本报记者 田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