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春天总是干涩的,在杨柳泛绿,桃花吐蕊的日子,人们期盼一场雨,就像渴望心中的神的降临,不敢奢望“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景象,即便是偶尔过路的雨丝打湿地皮,也是上天对大地最慷慨的恩赐。北方的春天,真正印证了“春雨贵如油”的谚语。
时令的寒暖无常伴随花影摇曳的春风走到清明,总算迎来了雨的尊容,就像一场模糊的梦,见了,哭了,枕着清明又一年思念的寒凉,一丝清泪,遗落在早晨乍暖还寒的风中,那挂在花瓣上的泪痕,是昨夜的雨对这个日子无法挥别的伤感。清明,是踏青的时机,也是扫墓的日子。很多人带着各自抑或哀怨、惆怅、缅怀的复杂心绪,在先人的坟前敬一炷香,追念逝者的点点滴滴,让缤纷的冥纸升腾出袅袅青烟,化作长长的思念随风而去。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然而一夜之间,气温骤然下降,许多地方飘起了雪花。早晨起来看窗外阳光明媚,便想着去郊外拍些照片。沿着田埂行走,却与迎面吹来的凉风扑了个满怀,让人禁不住打起了寒颤,老人们所说的“倒春寒”应该就是这样的天气了。远处的山脚下,几处坟茔上新挂的纸条在凄凄的风中翻飞。旷野空蒙,田野里泛动的绿色少了往日的招摇,多了一份凝重。阴冷的风摇落一地落花,散落在草丛中、沟壑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清代诗人龚自珍都这样说了,但我心中的那份怜惜,却像结了愁怨一样,长久的无法散去。
怅然地向前走着,看见几只鸭子在即将干涸的河中戏水,便提着照相机跑了过去。与我的目光越来越近的并不是鸭子,而是一些生活的垃圾,各色残破而耀眼的塑料袋,身首异处的玻璃瓶儿,污秽的杂物,它们格格不入而又霸道地浸泡在河水之中,暗淡而晦涩的河水像受了秽辱却无处诉苦的孩子,隐忍着内心的委屈“呜呜咽咽”向前流去。望着眼前越来越瘦消的河水,清明的泪再一次打湿我的内心,或许,即将消失的并不单单是一条河流,而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呵护的生命,如果一条河流真正死亡了,我们会像清明时祭奠先人那样怀念吗?任何一个人,都会思恋曾经在河中戏水的快乐,回忆那小河绕着村庄炊烟袅袅的美丽时光。诸如肆意地丢弃垃圾弄脏河水,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河流与人的依存关系?还是在行走的路上,我们自己已经慢慢忘却,忘却到习惯了安然而麻木地破坏自己的记忆……
我再也没有了拍摄的欲望,目光越过小河干瘪的岸边,青青的麦苗让人看到了青春,想起了生命,清淡明智的日子,又有几人能清?几人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