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4月1日(周二)上午10:00,我们将邀请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做客本网在线访谈,就“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关注。
主持人:网友们大家好。今年的两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王书记您好。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一个新高度。作风在抓、风气在变,老百姓也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那么对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您作为省委书记,有哪些体会?
王三运: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眼建设廉洁政治,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求更高,二是务实创新,三是措施更硬,四是意志更坚。
反腐败不是毛毛雨,抓作风不是一阵风
主持人:具体怎么理解这“四个方面”呢?
王三运:一是要求更高。就是党的十八大把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催人警醒。第二就是务实创新。围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责任”、“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派驻纪检机构和巡视工作全覆盖。并且把这些思想理念切实地体现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把“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上加以固化。第三就是措施更硬。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惩治腐败,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而且着眼治本,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在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落实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的明确和强化了各级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中央纪委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聚焦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定位,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狠抓作风建设,坚决惩治腐败,推动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第四就是意志更坚。总书记强调,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总书记要求,对腐败零容忍,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体现了我们党与腐败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这必将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正如很多群众所说的,犹如吹来一股新风,反腐败不是毛毛雨,抓作风也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风。
党委须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不松手”
主持人:总书记强调,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这体现了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那您怎么理解和领会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呢?
王三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实际的成效,我认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执政能力。所谓强烈的历史担当,就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所深刻指出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总书记从我们党所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的高度,以对民族、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面对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代表党中央庄严自信地担负起时代使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彰显了坚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和巨大勇气。所谓高超的政治智慧,就是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的复杂矛盾中抽丝剥茧、直击要害,针对突出问题逐一破解。特别是明确了党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必将使党委“既挂帅又出征”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必将使党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党委班子成员在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上“不缩手”。像这样的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源于实践,很接地气,必将对党的建设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在反腐败斗争史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卓越的执政能力,就是既把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具有整体性、协同性。
书记不当甩手掌柜 班子成员执行“一岗双责”
主持人:刚才在谈到党委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时,您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使党委“既挂帅又出征”,又用了三个很形象的词:使党委“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党委班子“不缩手”。您觉得这三个“手”在实际工作当中怎么来确保落实呢?
王三运:我认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是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个突出亮点,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害,也标志着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我们在地方工作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过去总是认为党委抓这项工作,认识上、工作上都还有些局限性,正如总书记在强调这个问题时所指出的,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每年开个会、讲个话或签个责任书就万事大吉了。我认为,像这样的情况在地方并不少见,程度不同地在一些地方党委存在,往往是满足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局限于会上讲个话、偶尔听汇报,片面地认为党委的责任就是总体安排部署,甚至把放心放手让纪检监察机关抓工作理解为党委的重视、尽责和支持,距离党委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视为主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盯紧抓实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王岐山同志的工作报告,使我们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党委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认识上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在遵守制度上恪尽职守,党委加强统一领导,坚持全党动手,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就会逐步形成;书记不当甩手掌柜,亲自抓、主动抓、严格抓的自觉性就会不断增强;班子成员执行“一岗双责”的要求,主动地过问上手抓的责任制也就会切实到位;党委的统一领导和主体责任包括履行责任追究的责任,就不会空,就不会虚,也不会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就有更加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学习提高,我们还认识到,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还必须同时体现在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上,这也是主体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党委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我认为要体现在强化纪委的权威性、规范性这“两性”上。所谓权威性,就是对纪委的工作决策和部署,党委同意后,要切实加以维护,确保令行畅通,落实好“两个为主”,支持纪委依纪依法行使监督权力,不横加干涉;所谓规范性,就是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督促纪委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
从拒绝节礼腐败到约束舌尖上的浪费,不留死角,省纪委4次通报和曝光了44起典型问题,全省一共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314人
主持人:书记讲得特别的实在。刚才谈的是您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认识,那么在这方面,甘肃省委做了哪些实践探索呢?
王三运:甘肃省委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推进各级党委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具体来说呢,在领导上我们突出“两带”,在方法上突出“四同”,在重点上突出“五抓”,在保障上突出“三化”。
主持人:“两带”、“四同”、“五抓”、“三化”,那这“二、三、四、五”,还请您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
王三运:具体来说呢也就是,一是在领导上突出“两带”。就是重视领导带头和示范带动。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中央精神,而且要主动地谋划贯彻落实的措施;不仅要及时听取有关方面的情况汇报,而且要经常过问部署落实情况;不仅要在会上作出部署,而且要在各个环节、特别是基层抓好落实。二是在方法上突出“四同”。也就是说要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五位一体”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去年,省委常委会有17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我们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巡视、一年一考核。今年,我们加大了对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考核权重,由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带队,组织14个检查考核组对全省14个市州进行了集中检查考核,以上率下、协同推进。
主持人:在重点上突出“五抓”,是抓哪些方面呢?
王三运:这“五抓”呢,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委主体责任5个方面的深刻阐释,明责任、强举措、抓落实。
一是抓导向,选好用好干部。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探索建立科学的育人选人用人的机制,就是下功夫解决单纯唯分、唯票、唯GDP、唯年龄等“四唯”问题,让“好人主义”、“三拍”干部、投机钻营、短期行为没有市场,使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得到重用。
二是抓重点,就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聚焦“四风”抓整改。我们第一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都建立了整改台账和盘点销号制度,提出了440多项整改的措施,解决了2172件比较突出的问题。二是聚焦八项规定的精神抓整治。紧盯时间节点,从细节入手,从具体问题抓起,从拒绝节礼腐败到约束舌尖上的浪费,不留死角,省纪委4次通报和曝光了44起典型问题,全省一共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314人,对公款宴请、公款旅游等200多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三呢就是抓源头,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就是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每年我们都召开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的视频大会,去年我们对267名新任转任的省管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组织10万名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了廉政法规知识教育活动。强化权力规范运行。在全省各级机关深入开展了“效能风暴”行动,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取消和调整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349项,全省“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省级和市县分别比2012年实际执行的标准降低了14%和23%。强化干部管理监督。省委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明确规定一些易发多发案件的岗位任职的时间不得超过5年。同时畅通信访举报的渠道,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共查处违规问题167起,党纪政纪处分166人。强化巡视工作监督。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省委巡视机构对4个省直部门、1个省属高校、5个省属企业进行了集中的巡视,督促各有关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增强了巡视工作实效。
四呢就是抓改革,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省委认真贯彻中央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决策部署,我们积极支持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地支持公检法司等部门履职尽责。去年,我们整合优化了省纪委内设机构,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29个精简到18个,减幅达到了86%,使纪委的职能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的本位上。省纪委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又一一地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到部门、到地区、到人头,确保能够落到实处。
五呢就是抓表率,发挥领导干部和班子带头作用。去年省委常委会带头向社会公开廉洁自律7项承诺,我们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省委常委要做到;要求别的单位和部门不做的,省委常委会带头不做。我们还结合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工作,从加强改善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公道正派的选人用人、落实八项规定等精神,制定了19项具体的制度规定,形成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最近呢省社科院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显示来看,有86%的受访者对省委改进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表示满意。
推行重大决策全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主持人:书记用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数字阐明了党委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着重抓的五项工作,那么在保障上突出“三化”,又是哪“三化”呢?
王三运:我们主要一是突出制度化。重点就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针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市州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省委述纪述廉述作风的“三述”制度,以此作为省委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市州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届任期内,至少要向省委“三述”1次,同时对测评结果要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测评定为一般或较差等次的,我们就要结合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是进行组织调整。
二是突出透明化。坚持常委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是“三重一大”的事项都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广泛听取意见,加大决策公开、党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力度,推行重大决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呢就是突出规范化。我们统筹推进“限权”和“确权”,划清权力的边界,规范权力行使;推进“控权”和“监权”,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左右制约的监督机制,充分地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都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也就是说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主持人:刚才王书记给我们就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谈了自己的体会,并介绍了甘肃省在这方面的初步探索实践,那么在这方面,下一步我们还有哪些打算和考虑呢?
王三运:下一步,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识和举措。具体来讲,我们拟在“四式”上下功夫:所谓“四式”呢,就是一是图表式分责。实践中我们感到,抓主体责任的落实关键是要把各级的责任、各级的工作分清楚。我们将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按照挂图作业的办法,建立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晰的明细表和坐标系。按照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的要求,重点构建好三个层级的责任体系:第一个层级就是,明确省委班子、省委书记和各常委的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第二个层级就是,明确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党组的主体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第三个层级就是,明确市州和省直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确保责任主体任务明确、履责有依、问责有据。二是链条式传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上下有机互动的责任传导机制。一方面,建立向下传导机制。通过上级带下级、上级促下级,逐级逐层传导主体责任,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向上报告的制度。制定出台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的制度,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报告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的制度,健全完善市州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省委述纪述廉述作风的“三述”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完整链条。第三就是网格式覆盖。着眼管理无盲点、监督无遗漏、廉政有保障,构建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和纪委发挥监督责任、省市县各级各部门有机联动的网络化格局,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委主体责任体系,逐步地实现各级纪委向本级党政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上级党委巡视工作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应。第四就是倒逼式追责。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要着力强化责任追究工作,重点抓好两个环节。一个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进一步地制定和完善相关责任追究办法,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分清党委负什么责任、纪委负什么责任、相关部门负什么责任。另一个就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者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也就是说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既倒查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也倒查追究纪委的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主持人:今天,王书记非常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甘肃省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方面的举措和成效。非常感谢王三运书记!我们也相信甘肃省委和全国各级党组织通过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上就是我们本期节目,感谢您的关注,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