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州市民来说,黄河泥沙并不陌生。河床抬高、滩涂遍布,进而影响黄河水流的流向及流态,成为多年来的顽疾。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无论是保证黄河防汛安全、维护黄河水文特征,还是改善黄河风情线的整体景观,黄河河道的疏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黄河的疏浚和保护情况并不乐观。
“除了自然原因影响黄河河床与水流方向之外,人为占用河道影响黄河兰州段的防汛、水文特征的现象比比皆是。”
站在白塔山顶,俯瞰黄河,蓝天下的滚滚波涛壮观雄奇。但是,依山傍河的独特风貌,并不能消弭当下黄河兰州段美丽景观背后的隐忧。
3月18日前后,兰州市水务部门对水车园以及城关黄河大桥黄河段展开河道疏浚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大型机械的作业,一车接着一车泥沙与乱石从河底兜出,清理出来的砂石在河岸两侧堆积成沙丘。几日后,当记者再次来到黄河沿岸时,水车园及城关黄河大桥附近的河道显得宽敞了许多,水流顺着河道向下游缓缓流淌,不再像往常湍急、肆虐,冲刷河堤。
“近期对河道的疏浚,主要是为了稳定黄河水流的流向、流态,为汛期的到来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兰州市‘水上巴士’的顺利开通,打好基础。”在河道疏浚现场,一位工程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当日,记者沿黄河兰州段走访时发现,目前,黄河正值枯水期,由于泥沙的淤积抬高河床,使得黄河河道中央形成大量成片的浅滩,裸露在外的浅滩将水流分为南北两支,在河床较宽的地方,浅滩两侧的水流遇到浅滩后两个分支的水流都骤然加速,水流十分湍急;在河床较窄的地方,靠近南侧的分支往往会形成一处洄水湾,水流速度极为缓慢,靠近北侧的分支则湍急而下。
谈及泥沙淤积改变黄河流向的原因,3月27日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郭德军告诉记者,“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占用河道影响黄河兰州段的防汛工作、水文特征的现象比比皆是。”
据郭德军介绍,上游大量的泥沙在黄河兰州段形成堆积,对黄河河道及黄河水流造成的影响较大,但是,黄河兰州城区段建设的18座跨河桥梁、32处违章建筑(构筑)物、61处经营性茶摊、23艘经营性趸船、49个废弃泵站、沿河而建的大型停车场、农田农舍以及一些沿河村民在河滩上肆意倾倒的各类垃圾,均会挤占河道,影响黄河水流方向,缩窄行洪断面,影响两岸河堤的安全运行,严重危及河岸周围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月28日下午,记者在青白石桑园峡附近看到,黄河左岸堆积着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侵占了约200米长的河道,黄河两岸斑驳陆离,寸草不生,使得黄河似乎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机,萧条的景象令人无法相信不远处就是风景迤逦的黄河风情线。
“投资上亿元整治黄河兰州段航道,如此大的整治力度,黄河兰州段河道疏浚却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
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而黄河风情线成为享誉全国的标志性旅游名片。但是,黄河兰州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3月28日,记者在兰州市水务部门及地方海事部门了解到,目前,黄河干流兰州市城区段(西固区宣家沟口至城关区桑园峡铁路桥),河道长度47.5公里,河岸线95公里,22公里天然陡坎,已建成河堤56.92公里,未建河堤15.76公里。而黄河兰州段全段航道则全长12.8公里,属于内河Ⅴ级航道,建成后主要服务于兰州市旅游及运输业。
采访中,兰州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杨志军告诉记者,黄河兰州段航道开发整治分为三期工程,一期工程投资4300万元,重点整治包兰铁路桥至西沙大桥段的黄河航道,即城区段,长度38.4公里,早已于2002年完成;二期工程投资4700万,为黄河兰州段航道东西延伸工程,即由包兰铁路桥向东延伸至小峡水电站,西沙大桥向西延伸至八盘峡水电站,目前也已完工;三期工程投资4970万,即由小峡水电站继续向东延伸至白银大峡水电站。
“投资上亿元整治黄河兰州段航道,如此大的整治力度,黄河兰州段河道疏浚却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景观建设方面,近年来,兰州市只是一味地亮化黄河风情线,发展黄河兰州段旅游业,并没有做到真正关注、关爱黄河。与沿长江的一些城市相比,在河道、河堤的养护以及整体景观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在河道、航道养护方面,由于缺乏航运通行条件,水上货运在黄河兰州段基本很难实现。
“黄河兰州段属于内河Ⅴ级航道,由于航道级别低,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黄河兰州段的疏浚工作近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郭德军告诉记者,黄河属于多泥沙河流,河道具有游荡特性,主河槽摆动频繁,弯道发展快,加之上游水库与城区段多条排洪沟在进行泄洪时,均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疏浚、清淤,大量砂石便会堆积在黄河兰州段,长此以往,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河水流动方向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两岸河堤的安全运行,一旦遇到洪水,极易形成堤脚河,更甚则冲垮或溃决河堤。同时,每逢黄河进入枯水期,裸露在外的河床也会影响黄河风情线的整体景观风貌。
“兰州拥有西北五省第一家河道、航道专业疏浚队伍,但长期以来仅仅对航道进行疏浚,而河道疏浚一直没有实施。”
想必许多细心的兰州市民会记得,在黄河兰州段,每逢春季到来,便有工程船只在河中央游弋,河滩上大型机械轰鸣,其实那并不是采砂,而是专业航道养护队伍在对航道进行养护。
近日,为了实现兰州“水上巴士”的顺利通航,兰州市地方海事局正在制定2014年度黄河兰州段航道养护计划,将委托兰州市交通航养航务有限责任公司对雁滩黄河大桥至七里河黄河大桥之间的航道,以及银滩黄河大桥至深安黄河大桥之间的航道展开疏浚作业,同时对崔家崖码头、甘农大码头、黄河母亲码头、兰州港码头、水车园码头、盐场堡码头等区域进行疏浚清淤工作,总计疏浚里程12.8公里。
据了解,黄河兰州段航道的疏浚工程,早在2005年成立了首支河道、航道养护队伍,每年对黄河兰州段的航道进行养护,并于2013年成立兰州市交通航养航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德元告诉记者,在西北五省范围内,兰州市交通航养航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唯一一家专业的河道、航道养护队伍,近年来,在兰州市的航道养护招标工程中,兰州市交通航养航务有限责任公司连年中标,每年都根据政府的要求对黄河兰州段的航道进行养护。
但是,这支航道专业疏浚队伍,仅仅只对航道进行疏浚,河道疏浚长期以来没有实施。温德元表示,目前,公司已拥有完善的设备与技术,完全有能力对黄河兰州段的河道进行全面疏浚。
据其介绍,黄河兰州段航道的养护,虽说对黄河水流的流势、流态会产生一定的有利影响,但黄河河道的养护更为重要,定期对河道进行有效的养护,可以防止河流冲刷河滩、河堤,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河堤的压力,为防汛、排洪、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兰州市水务局安排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委托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研究制定清淤方案,经专家审定后,报市政府安排资金,分步予以实施,通过治理使黄河兰州城区段河道宽阔平坦,河水变清,黄河风情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完善黄河兰州段的河道疏浚、养护工作,是做美兰州黄河风情线、提高城市形象、发展亲水生态经济的重要保障。”
对于黄河河道未来的管理,兰州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鲁承阳提出,多年来,兰州市对黄河市区段河道沿岸进行了城市设计,引导了城市的建设及河道沿岸景观的综合整治,并成就了今日兰州旅游名片——黄河风情线,也扩大了兰州这座城市对外界的影响力。借助此次开通“水上巴士”的机遇,政府部门要对黄河河道进行全面疏浚与清淤工作,并对房屋、码头、泵阀、桥梁等临河建筑物进一步管理,杜绝河道采砂行为,以免对黄河流态造成影响。同时,呼吁兰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自身水资源,建设山水兰州、生态城市。
对此,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张勃教授也表示,由于黄河兰州段两岸的建筑日益完善,河堤建设成为黄河防汛的重要内容,黄河兰州段已逐渐向“渠化”发展,因此,河道疏浚工作便成为保护黄河水流向、流态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黄河两岸的河滩、码头进行整治,全力清除黄河两岸现存的采砂场、违章建筑,以及一些废弃的建筑物。
“完善黄河兰州段的河道疏浚、养护工作,是做美兰州黄河风情线、提高城市形象、发展亲水生态经济的重要保障。”张勃表示,黄河塑造出了兰州依山傍水的地理风貌和城市景观,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河道整治系统工程,能有效地保护黄河水势的稳定性,减少黄河兰州段形成大面积的江心滩,保证水流的畅通,降低黄河汛期洪水对黄河两岸的侵蚀,可以有效保护南、北滨河路的沿线景观,同时,对兰州“水上巴士”的开通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于黄河兰州段疏浚工作的管理,张勃认为,疏浚其实就是黄河采砂的过程,政府需要制定详尽的规划方案,邀请专家对黄河疏浚工程论证设计方案。同时,目前黄河兰州段的疏浚工作管理较为混乱,在多部门的管理之下,疏浚工作往往无法落实。他表示,黄河疏浚管理工作应当由一家政府机构来牵头,各部门配合实施,才能使黄河兰州段的疏浚工作更加完善。
■ 本报记者 刘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