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上车前司机不得询问目的地;“的哥”不得在车内吸烟;除包车业务外,要使用计价器,不得议价……4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最新修订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正式施行。新规施行首日,记者在兰州市汽车东站、汽车南站、西关什字等重点路段走访发现,尽管“新规”的许多内容是行业管理部门长期要求执行的,但部分出租车在车站周边停靠拼客、“的哥”车内吸烟等不规范现象仍一如往常。
现象一:汽车东站 出租车长时间停靠路边拼客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汽车东站,远远就看到几辆出租车停在马路两侧,而“的哥”则在车站广场或对面的公交车站周围招揽生意。每当有乘客出站,立即凑上前去,“去哪里”、“南站南站”、“去安宁不”这样的揽客声此起彼伏。由于长时间占据路面等客、拼客,该路段不时出现小小的拥堵。一名拼车的乘客告诉记者,他刚下从白银发往兰州的班车,准备去和平的学校,而“的哥”要等到凑满一车乘客才能出发。
现象二:汽车南站 “的哥”路边等客忙坏交警
新汽车南站投运后,专门设置了出租车停车下客区域,并规定出租车在站内下客后要及时出站。但不少未在站内拉上乘客的“的哥”,仍在车站外停靠等客。为了疏导交通,两名在此执勤的龚家湾交警大队的民警忙得不可开交,但常常也是劝走一辆,另一辆又停在路边。
记者观察发现,由于交警不断在路面上巡逻,部分“聪明”的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车站对面的加油站里,而自己则来到车站出口喊叫拉客。
现象三:无视行规 “的哥”车内依旧吞云吐雾
出租车司机不得在车内吸烟的规定,虽长期以来被行业管理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执行,但其执行情况却总是不理想。记者在西关什字短暂观察发现,经过亚欧广场南侧的13辆出租车中,有4名“的哥”的手里夹着香烟,一些乘客也在车内吞云吐雾。
在汽车南站采访结束后,记者在站内乘上一辆出租车前往市区,行至兰临高速三岔路口,“的哥”就掏出香烟衔到嘴上。聊天中他告诉记者,开出租车工作紧张,像他这样的老烟民长时间不抽会“憋得慌”。这位“的哥”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如何在行车抽烟时躲避摄像头抓拍的“秘密”,“现在兰州各个路口基本都有摄像头抓拍违规行为,但许多摄像头的高清拍摄功能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启动,车内抽烟一般都拍不到……遇到高清探头,只要过滤嘴朝外、把烟头握在手心,也不会被拍摄到。”
本报记者 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