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4年4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暖花开 烟雨蒙蒙
怀揣地图体验各地清明美食

  无论是细雨霏霏,还是艳阳高照,清明节,既有着生离死别的深切情思,又包含了万物更新、生机勃发的欣慰与感怀。清新怡然的素食,在这个四月天里,是伴春飞翔的一点灵动。在这个清明小假,我们不妨踏春寻“味”,给舌尖一次新的犒劳。

  山西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当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葳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将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做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浙江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作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而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四川

  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市便迎来了从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大型旅游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阔野。

  而四川成都一带的清明节,有以糯米作团吃的习俗,吃的时候,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本报记者 温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广 告
   第A03版:地方要闻
   第A04版:地方要闻
   第A05版:专 版
   第A06版:地方要闻
   第A07版:地方文教
   第A08版:地方文教
   第A09版:地方时政
   第A10版:广 告
   第A11版:地方追踪
   第A12版:地产楼市
   第A13版:兰州晨报第二届相亲会
   第A14版:地方街区
   第A15版:地方法案
   第A16版:观 点
   第AII01版:城 事
   第AII02版:城事特稿
   第AII03版:市民之家社区
   第AII04版:市民之家资讯
   第AII05版:财 富
   第AII06版:财富综合
   第AII07版:国内综合
   第AII08版:国内聚焦
   第AII09版:时事综合
   第AII10版:国内社会
   第AII11版:人才周刊
   第AII12版:人才教育
   第AII13版:人才教育
   第AII14版:人才留学
   第AII15版:国际综合
   第AII16版:副刊情感
   第B01版:文 体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星闻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旅游周刊
   第B06版:旅游国内
   第B07版:旅游国内
   第B08版:旅游国内
   第C01版:生活周刊
   第C02版:春季美生活
   第C03版:春季美生活
   第C04版:春季美生活
   第C05版:春季美生活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生活资讯
   第C08版:综合资讯
   第D01版:今晨信息
   第D02版:生活资讯
   第D03版:生活资讯
   第D04版:人才资讯
   第D05版:综合资讯
   第D06版:生活资讯
   第D07版:生活资讯
   第D08版:教育资讯
怀揣地图体验各地清明美食
龙行天下带你去“沙堡”
甘丝路国旅推出“台湾赏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