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姚智 徐子涵 实习生李文韬)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坪明代肃王陵墓被占,变身私家院落,5月2日本报《明代肃王陵墓竟成私家院落》报道刊发当天,省市区三级文物部门及七里河区政府、园林、土地等部门随即责令圈占明代肃王陵墓的郑某,10日内将建于明肃王陵墓中的围墙和库房拆除。但当5月16日记者再次走访西津坪肃王墓时,发现虽然时间已经超过限拆令规定期限,但建于陵墓内的违法建筑却依然屹立不倒。
4月25日,七里河区西津坪村一名村民打进本报新闻热线96555称,建于公元1618年、距今394年的明肃王·肃宪王朱绅尧之墓被人为严重损坏,将陵墓据为己有的郑某已经将陵墓当成了自己的后院,不仅大兴土木,还在陵墓里养起了家禽。当天上午,记者赶到七里河区西津坪村时看到,借助遗留的陵墓围墙,陵墓南侧筑起了一堵高约5米的砖墙,肃王墓内巨大的土坟被围其中,围墙东北角修有铁门。陵墓内土坟旁一座偌大的厂房已经竣工,土坟旁的空地上堆放着尚未清理的建筑机械,旁边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洞。
采访中,一名村民指着露出地面的树桩痛心地告诉记者,土坟旁边原本种植着许多果树。5月2日,本报刊发《明代肃王陵墓竟成私家院落》一文后,立即引起省市区三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稿件刊发当天,省市区三级文物部门及七里河区政府、园林、土地等部门随即责令圈占七里河区西津坪明代肃王陵墓的郑某,10日内将建于明肃王陵墓中的围墙和库房拆除,同时文物部门要求在库房、围墙拆除之后,必须恢复陵墓原貌。
5月16日上午9时许,当记者再次来到七里河区西津坪肃王墓时发现,虽然省市区三级有关部门限期拆除令早已过了最后限期,但建于肃王墓内的高大厂房和红砖砖墙依然矗立。唯有不同的是,原高约5米的红砖围墙,仅被拆去了近50厘米,拆除围墙时留下的砖砾瓦块散落在围墙外的沟渠内。采访中,记者看到,有关部门5月2日对违法建筑检查时,贴于院落大门上的文物法宣传材料依然清晰可见。一位附近村民告诉记者,5月2日检查组离开后,村里的人都听说了有关部门限期拆除的消息,期盼着违法建筑早日拆除,但未曾想到检查组走后,郑某只是雇人对原有的围墙顶部进行了拆除,而且拆除工作还是分几天进行的。
采访中,西津坪村民告诉记者,在得知联合检查组的处理意见后,村里不少人拍手称快,大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力度将违法建筑拆除,还陵墓原有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