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012年世锦赛而言,没有什么比亨德利的离去更容易被人铭记,甭管谁夺冠,与亨德利的告别相比注定要大打折扣。没有办法,即便是步入黄昏的神,他终究也还是神。
不必再罗列亨德利的战绩和纪录,那些东西都早已载入史册,就像泛黄的影像一样植入人们大脑。因此,当亨德利挥手作别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拥有多少冠军奖杯和傲人战绩,而是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失落涌上心头,感动他给一代人带来无与伦比的美好记忆,失落的是青春已泛黄,好在最美的风景早已被定格。
回首亨德利的职业生涯,他完美地诠释了斯诺克运动的真谛,那就是优雅。从始至终亨德利都将优雅进行到底,犹如一个在乐曲中翩翩而起的舞者,看他打球是一种享受,也是陶醉。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手中理想和现实原来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这般经典,优雅地将一个又一个奖杯揽入怀中,给你的只是一个君临天下式的笑容,优雅地老去,离去时给你的只是淡定从容,就像一个老朋友给你打招呼:我要走了。
亨德利就这样把一代人征服,拂去记忆的灰尘,曾经的一幕幕很容易在一代人心中重现。那时的你也许还是弱冠少年,也许你风华正茂,在爱做梦的年代自然而然地将亨德利当成了一个梦,当英雄情结的萌芽在心中肆意生长时,一如初恋可以成为一辈子的记忆。对于90后而言亨德利只是一个符号,而他更多的是属于75-85这个年龄段的集体回忆,犹如他们年少时的死党。当亨德利额头上的皱纹难掩岁月的痕迹时,曾经追随他的少男少女们也成为了大叔大妈,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萝莉也不会明白大叔的感受。只有一点是板上钉钉的,人们都必须承认,当亨德利离去的瞬间就此定格时,再多的溢美之词放在他的身上都不为过,其实对于亨德利的评价也许两个字就足矣,英雄,你心中的英雄!
世界台联认为亨德利是最伟大球员,但他却只能接受胜利。没错,亨德利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完美主义者,他不容忍自己“好死不如赖活”,正因为他是“台球皇帝”,所以当他发现自己不能一统天下时,尽管以他的能力还可以坚持,甚至还有机会打出令世人脱帽致敬的147,但对于亨德利而言,再延续这些已然无意义,增添一个纪录无非就是一个数字的再一次累加罢了。
他不想成为黄昏下的悲哀,实际上,并不是马奎尔的胜利让亨德利退役,这是属于亨德利的“自我了断”。如果以亨德利一贯的完美精神来比照,他担心被自己打败,所以提前以战胜自己的方式挥手告别,真是轻轻的他走了,带走的是我们无尽的喝彩。
(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