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2年5月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点题
每逢雨天 这个涵洞水涟涟

  点题人:红山根二村居民卢先生等人

  4月29日的一场雨后,兰州火车站邮电公寓南侧的铁路涵洞内积水十分严重,其实每逢下雨,该涵洞就会被雨水淹没。多年来,尽管市民多次呼吁维修该涵洞内下水道,但至今没人管————

  百姓反映:涵洞内又积水了

  5月2日,家住兰州市红二村的居民卢先生等市民反映,夏季快要到来,居住在红二村的居民又开始关注邮电公寓附近的铁路涵洞了,因为夏季雨多,每逢雨天,涵洞内道路就会积水,市民出行就有麻烦。这不,还没到夏天,4月29日的一场大雨又将该涵洞南段道路淹没,造成市民出行难。每逢此时,摩的、三轮车借机摆渡“捞钱”,每人每次2元,很多出行的市民不得不掏钱“挨宰”。

  记者调查:雨天涵洞积水成“顽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该涵洞内有下水道,但由于堵塞,经常出现无法正常排水情况,雨天涵洞积水成了市民的一块“心病”。多年来,不断有居民向社区、街道、市政、铁路等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至今依旧存在。卢先生说:“市民不断反映,有关部门不断答复,称‘会尽快解决’,但每次答复之后就悄无声息。”在不少市民眼里,维修疏通下水道在有关部门那儿就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而已,但就这么一点“小事”,很多部门却解决不了,不少市民问记者:“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咋就这么难?”

  部门答复:已列入小街巷整治计划

  火车站街道有关负责人称,火车站东侧涵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时,按当时的地形地势修建的。小巷内原有简单的排水设施,由于年代久远陈旧老化,已经报废,一直没有相应的市政设施。火车站街道已向城关区建设局上报了“关于整修改造红二村社区主巷道路的报告”,城关区已将这条道路列入小街巷改造项目中,但何时能治理还不得而知。

  此外,记者了解到,尽管涵洞内的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等市政设施移交到地方,但涵洞产权却属铁路部门。根据《铁路法》有关规定,凡属铁路部门管理的路段,地方部门不得随意动土开挖,要想整治涵洞内下水道,如果铁路方面不积极配合,很难付诸实施。

本报记者 张继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今日要闻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时政快递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专 版
   第A08版:兰州道路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解读·过街通道
   第A09版:兰州道路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解读·滨河绿道
   第A10版:关注2012高考
   第A11版:关注2012高考
   第A12版:警 事
   第A13版:特别报道
   第A14版:事 件
   第A15版:街区新闻
   第A16版:事 件
   第A17版:城市快报
   第A18版:法 案
   第A19版:省内扫描
   第A20版:新闻中心
   第A21版:社会记录
   第A22版:新闻中心
   第A23版:市民之家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天下时讯
   第A26版:万国景象
   第A27版:证券·福彩
   第A28版:情感·讲述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锋线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体坛看点
   第B06版:饕餮美食
   第B07版:酒饮真经
   第B08版:楼市传真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人才资讯
   第C05版:人才资讯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生活资讯
   第C08版:生活资讯
七旬老人办养老保险咋这么难?
5月3日全省主要城市天气预报示意图
明日全省主要城市天气展望
甘肃省三条旅游线路24小时预报
兰州部分市场昨日菜价(中间价:元/公斤)
每逢雨天 这个涵洞水涟涟
失物招领
野蛮司机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