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家安)昨日本报报道了皋兰县运管所向全县所有长途客运车辆推广使用GPS安全监控系统的消息,引起了交通部门高度重视。皋兰运管部门表示,在交通事故仍然位居我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前列之时,这种可有效防范交通隐患的措施,不失为今后客运监管的有效手段。那么,这个监控系统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为何从国家到地方都要“命令”所有客运车辆安装呢?10月28日,记者再次来到皋兰县,为还处在“疑惑”中的司机和读者揭开了缘由。
「司机看法」
虽然要多掏五十几元服务费,但它能够在外出发生“意外”时及时报警。
为了安全还是应该安装
10月28日下午,在皋兰车站广场,从甘A·27665大巴车上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司机达师傅正帮同行安装刚领来的GPS,10月1日后长途车开始全面安装GPS,他已帮十几个同行完成安装。
其实,起初达师傅并不十分赞成装GPS,跑了七八年长途客运的他听说要靠这东西管安全,总觉得靠不住,而且每月还要多掏五十几元服务费。“但后来从电视上看了介绍,也好几次听运管部门推介,知道它能在外出发生‘意外’时及时报警,而且从来都不‘打瞌睡’。”达师傅一边笑着安装,一边告诉记者:“为了乘客,也为了自己安全,觉得还是应该装。”
「运管部门」
经皋兰县运管所推广,目前全县125辆长途车中已有94辆车安装了GPS。
使用GPS有效防交通事故
而在皋兰县运管所,当记者见到该所所长杨清河时,他刚刚从高速路口巡视回来。“就在上个月,路口一辆长途车因行驶过快,把一个小女孩就……”说话间他一脸愁容,“虽然皋兰县只有125辆长途车,但每辆车上承载的都是沉甸甸的生命,每出去一辆车,我们都得负责任地交出去啊。”杨清河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防范,他们结合全国大多数城市使用GPS的办法,将此事于9月提上日程。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还开了几次动员会,10月1日后,便开始陆续安装,目前已有94辆车安装。”杨清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抓紧时间安装,预计到11月1日以后将开始试运行。
「好处多多」
有了这个系统,可防止开快车、出意外,防止司机乱停乱走,还可检查司机是否疲劳驾驶。
安装GPS国家有规定
据了解,包括位置查询、定时监控、汽车跟踪、轨迹回放、车辆调度、紧急报警等功能在内的GPS系统,近年在许多城市备受推崇。
“有了这个系统,管理部门便能调控客车的运行时速,防止开快车、出意外;可以监控运行线路,防止司机乱停乱走;可以监控运行时间,保证车辆准点达到;还可以检查车内司机是否疲劳驾驶,行驶中车门是否完全关闭,车内是否超员……”一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个系统,外出车辆就和运管、交警形成三位一体的安全网络,一旦发生意外,就能有效防范和解决,救援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在今年4月,国家交通部、公安部和安监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必须依法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应视同行驶记录仪)。”“未安装的,交通部门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公安部门不予通过定期审验。”
「加大推广」
根据规定,我省不但三类以上客车要安装,而且三类客车也要安装GPS。
全省范围构建交通“安全网”
杨清河告诉记者,目前皋兰县运营的125辆长途客车全部为“三类及三类以上班线客车”,今年4月省运管局发布的《甘肃省道路运输GPS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规定,我省不但三类以上客车要装,而且三类客车也得安装GPS,目的是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公路长途运营“安全网”。
记者从省运管局的这个《办法》中看到:“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危险货运运输、三类以上(含三类)班车客运、县际以上(含县际)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设与GPS管理平台互联共享的GPS应用平台。”同时还规定:“不建设、应用GPS系统的,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停止受理其新增或扩大经营范围的行政许可业务和道路运输设施设备年度审验业务。”“因此,今后推广和使用这种监控手段,是保安全的大势所趋。”杨清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