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依然是“设备维修”。自公厕免费开放以后,兰州市城关区30座公厕因“设备维修”而停止开放。当时城关区环卫局向市民承诺限期1个月维修结束,但时至今日,这些公厕依然“关门歇业”,环卫部门当初承诺的期限眼看只剩3天,这些停止使用的公厕能否如期恢复使用?
“咋还不见维修的动静?”10月26日,在焦家湾做小生意的小胡又一次跑到邻近的公厕,公厕依然门窗紧闭,门上“设备维修”的告示依然如故。之前管理公厕的马先生在一边悠闲地转悠着。“这厕所到底修不修,关了近一个月了,也不见维修的动静?”内急的小胡向马先生询问道。随后赶来如厕的其他人也附和着向马先生质疑。看着围在前面的一大堆人,马先生摊着双手无奈地说:“啥时维修我也不知道。你们问环卫局去。”听了马先生的回答,人群中炸开了锅。
当天,同样的一幕在闵家桥附近的公厕也在上演,据目睹这一幕的刘先生介绍,一位前来如厕的老人发现公厕依然紧锁,而公厕管理员也没有一个何时开放的准确说法,生气的老人和公厕管理员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据记者了解,自10月份公厕免费开放以来,城关区共有30座公厕以“设备维修”为由停止开放。此后迟迟不见维修动静,这让公厕周边一些市区市场、工地的务工人员甚至周边自建房里的住户每天为上厕所而犯愁。10月26日上午,在何家庄,记者发现一些无处如厕的市民只能躲在临街的墙角边方便。
10月26日,城关区环卫局建设科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对此解释说,环卫部门承诺的限期整改的期限为一个月,即在10月底所有需要维修的公厕全部维修完工对外开放。但截至26日,只有七八座公厕改造完毕。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公厕改造的重点是将之前的蹲式改成槽式,以达到节水的效果。但由于找不到施工人员,目前只有一组施工队在作业,导致施工进度缓慢,肯定无法如期改造完。根据这位工作人员的解释看来,所谓的限期整改将是一句空话。针对环卫部门的说法,部分市民表示难以认可。一位姓李的先生表示:“既然无法限期完工,为何不分批进行,而要全部关门等待。”而另一位姓秦的先生对环卫部门是否在真的改造表示怀疑。为此记者希望环卫部门能提供具体的施工地点,但负责具体维修工作的环卫局肥料队一位值班人员表示,人员都出去了,具体在哪儿施工他也不清楚。
本报记者 崔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