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今年8月8日, 我省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12日,陇南、天水又突发数十年一遇的暴洪灾害。灾难面前,一个个共产党员、部队官兵、武警战士、新闻工作者挺身而出,奋起救灾;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抢险救灾事迹感动着无数人——由21人组成的甘肃省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近来分赴全省14个市州,讲述他们抢险救灾的亲身经历,为人们再现当时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 报告团成员精彩发言选登
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化团政治处主任 杨森
救人,救人,再救人!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喝点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实在困了累了就在废墟上眯一会。舟曲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闫拥政红着眼圈说:“是子弟兵把塌下去的天又顶了上来!”
武警舟曲县中队指导员 李发海
官兵视救人为第一,视责任如泰山。与其说是对生命价值的敬重,对生命权利的敬畏,对生命追求的渴望,不如说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党的召唤,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战斗的号角。
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采访部主任 史昆
这次在舟曲的10天,比之前任何一次采访都更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媒体人在那种时候的担当,更多地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力量。我要用我的笔、我的话筒,再次记录舟曲人的坚强和舟曲人的不屈!
陇南成县黄渚镇副镇长 孔凌凌
25岁的我生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洪水,我想哭,但是却不能哭,因为我是全镇1万多名群众的副镇长,必须勇敢面对这一切。在经历了抗洪救灾的60多个日日夜夜,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坚强了,我深深感受到了如何做群众的贴心人。
陇南供电公司电网调度员 林燕
每一次应对大灾大难的过程,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彰显的过程。抢修队的小伙子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洪水斗争,点亮了象征着光明与力量的生命之光!洪水可以冲垮堤坝、电杆,但冲不垮电力人的坚强意志。
空军天水机场政治处主任 朱永康
上级问:“温总理乘坐的专机要在天水机场降落,并乘坐直升机去灾区,还要开夜航,能不能行?”“困难再大也要克服!”军人生性不畏艰,我们克服困难终于保证了温总理顺利进入灾区并实现了夜航,在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送去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问候。
《甘肃日报》摄影记者 郁婕
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去采访,把灾情及时报道出去,尽最大可能争取最快的救援!这些催人泪下的事迹见报后,深深地打动了广大读者和网友。如果说是生命在催促我们采访的步伐,更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在坚定我们采访的信心。
武警水电第十一支队六中队政治指导员 吴国梁
如果能早一个小时到达灾区,堰塞湖险情就能早一个小时排除。官兵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爬也要爬到舟曲。来自甘肃酒泉的战士刘建斌说:“有机毁人亡的危险,我怎不害怕?但害怕解决不了问题,在大灾面前我们甘肃人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舟曲县人民医院院长 杨寿辉
一个个被解救出来的伤员全身裹满泥水、伤痕累累,哭声、喊叫声响成一片,门诊部所有人员都积极加入到救治队伍中。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绝不能让在泥石流中幸存的生命在我们的手中失去!
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员工 景峰
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中国电信舟曲分公司职员赵志贤,一面在齐胸的泥石流中爬进爬出抢救受损设备,一面在黑暗中爬上爬下搭救遇险群众和同事。他救起了34个素不相识的人,不幸遇难时却没来得及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舟曲县武装部部长 樊黎明
杨曙光的妻子、儿子、女儿不幸全部遇难,他把撕心裂肺的痛深埋心底,白天奋战在救灾一线,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拿出手机,泪流满面地翻看着家人的照片。
舟曲县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 刘香玲
巨大沉痛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不屈;艰苦卓绝的抢险开始时,我们不惧。我们坚信,有全国大力支持,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舟曲人一定会擦干眼泪,顽强地在灾后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
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书记 梁永红
连日的奔波劳累,让我好几次晕倒在抢险现场。但我不能倒下,因为我是全镇老百姓的当家人、主心骨。我必须挺住,只有我挺住了,全镇的老百姓才能有战胜洪灾的信心!
舟曲县城关镇沙川村支书 杨璋明
有的队员手指被尖石块、碎玻璃划破了,头被倾倒的水泥块撞伤了,仍全然不顾疼痛。我们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我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
解放军68303部队政治部副主任 齐光东
部队从玉树返回营区还不足8个小时,又接到命令急赴舟曲,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可是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早一分赶到灾区,群众就早一分看到希望!
省电力公司35千伏黄渚变电站值班员 王金玲
怎么办?救人是第一位的,于是,我果断对小厂坝铅锌矿供电的线路进行送电,才得以使78名矿工升井脱险。与死神擦肩而过,我深深感觉到生命的可贵。
舟曲县第三初中支教大学生 牛更尕当智
手磨破了,脚出血了,但是为了能多挽救一个幸存者,谁也没有停下来。在救人的现场,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与生命赛跑,什么叫与艰险搏斗,什么叫互助与大爱!我们感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感到了自己生命释放出的能量和帮助他人的欣慰。
舟曲县公安局政委 蒋春林
灾难让我失去了14名朝夕相处的亲密战友。为了舟曲人民,来自山东淄博的姑娘毕玉雪长眠在了白龙江畔。这些日子,战友们的手机里都互相传递着思念她的短信。小毕,我们不会忘记你!舟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你!
舟曲公路段段长 桑安宁
省道313线两舟公路是舟曲灾区唯一的“生命线”!早一分钟打通,就能多救出一名幸存者。经过5个小时艰苦奋战,终于打通了灾区第一条“生命线”!那一刻,忍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痛苦的抢险队员们流着泪高呼:“公路抢通了!舟曲的群众有救了!”
中国移动甘南分公司总经理 邹育民
一个电话,也许就是一个生存的希望;一个电话,更是抢险救灾的一个转折点!我们的职责告诉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尽快抢通退服基站,哪怕是刀山也要上,拼命也要抢!因为通信保障是我们的生命!
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 丁晓娟
人们看到了我们的报道,纷纷为舟曲捐款捐物,使灾区人民感受到了力量和关心。直播就像一场战役,每一个环节都是第一线。风雨同“舟”、百折不“曲”。
文/本报首席记者 梁峡林 整理 图/本报记者 蒋生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