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新快报》报道,日前,4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在捐助仪式上,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一级演员李树建说:“卢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不少网友质疑这种表态过于夸张,有“表演”之嫌,而“以泪洗面”也迅速走红,被网友用在各种造句当中,大有超过当年“内牛满面”之势。面对质疑,李树建回应说,当时他非常激动,说的都是实话。
25日上午,网友“吴钩1975”发布了一条质疑李树建“拍马屁”的微博,引起了众多博友的关注,数小时内转发就近千条。
是“表演”还是太紧张
记者发现,这是一条《大河报》8月30日A3版的报道,名为《4家企业向我省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卢展工盛赞——“捐款企业家最有文化”》。
原本正常的一条报道,因为当事人激动到“以泪洗面”而受到网友的围观。不少网友觉得,激动到这个程度,“演得”太过了,称李树建为“洗面帝”;也有人理解,认为李树建当时太紧张才说成这样。
网友“吉人寡言”批评说,这样的“激动”露骨了,一个摆明的马屁还是马屁吗?说不定那只是另一种的揶揄。网友“77狂想”认为,赞美词那是出口成章,把现实当作了舞台。
也有网友对李树建的话表示理解,网友“葛大宝”就觉得,“说不定是他紧张说错了,也有可能。”有网友“朱春阳”分析说,戏剧类文化被边缘化,生存艰难,只有对这个行业有情感的人才会体会到希望带来的感染力,即便是拍马屁,为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而出此下策也有价值。他不是行政长官,只是想为戏剧多争取点希望吧,希望大家宽容。
李树建:不是拍马屁
究竟是拍马屁,还是真情流露?25日,李树建表示,报道的那些对话都是事实,不是拍马屁。李树建说,他做了22年的团长,以前的工资水平很低,六七年前,团里全年人均工资才五千多元,作为团长,经常像个乞丐一样出去找企业拉赞助。但卢书记来了以后,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当时自己非常激动所以说了那句话。
网友恶搞“以泪洗面”
网友“穆清风”指出,这个算用词不当吧,“以泪洗面”不是应该用在悲哀痛苦的场合吗?不管用对了还是用错了,“以泪洗面”算是红了,这不,就有网友提出用“以泪洗面”的造句比赛:
一人一瓶奶,强大一个民族,喝奶健康;一人一滴泪,激动一个戏团,泪流满面!
并不是每一瓶营养丰盛的好奶都叫特仑苏,并不是每一个天天流泪的演员都叫孟姜女,今天你以泪洗面了吗?
网友“俩哒恩嫩噶”更是恶搞地说,打算注册“以泪洗”商标,生产洗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