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兰州植物园、金城盆景园开始免费开放,至此,兰州市属6个公园有一半实现了免费开放。然而在“免费路”上,仍存在许多“成长的烦恼”:随地扔垃圾、占用公共座椅、随地大小便……有人说,公园免费开放是对游人素质的一次考验,但在各方说法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公园免费,仅仅考验的是游人素质吗?
“‘十一黄金周’时,游人把公园都快挤爆了,遛狗的,随地大小便的,甚至还有兜售小商品的流动摊贩……哪里像个公园,简直变成了自由市场!”
秋日的一天清晨,当大街小巷还沉浸在晨曦之中,各大公园成为金城最先热闹起来的地方,家住安宁区的刘秀英阿姨就来到兰州植物园。自从植物园10月1日免费开放后,这里就成了刘秀英等中老年人晨练的好地方,大口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下舒展筋骨,一举手一抬足,精神抖擞,朝气蓬勃。
“哎呀!”刘秀英突然一声惊呼,打拳的同伴不约而同回过头来,“谁家的狗把粪便拉到这里,害我踩了一脚!”刘秀英看着新买的旅游鞋上沾满了“黄金”,厌恶地皱着眉头,好心情随之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仿佛原本一幅如此优美的画面,突然被甩上了一大片黑色墨汁,美景顿遭破坏。
“公园免费了,什么人都进来了,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晨练的市民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中午、下午人多了,乱扔垃圾、踩踏草坪、随意攀爬、摘花折木等不文明游园行为随处可见。”方玉香阿姨说到一些游客的表现,不住地摇头。刘秀英等人也有同感:“‘十一黄金周’时,游人把公园都快挤爆了,遛狗的,随地大小便的,甚至还有兜售小商品的流动摊贩……哪里像个公园,简直变成了自由市场!”
刘秀英等人所言非虚,这种不文明游园现象的确在各大公园都能看到,免费开放的公园更加突出。“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来到小西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小西湖公园一直是金城市民节假日期间休闲娱乐的首选,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一些不文明现象却与此格格不入。
在公园湖畔的几张公共座椅上,几个年轻人边嗑瓜子边打牌,玩得不亦乐乎,但瓜子皮遍地,喝完的饮料瓶被随手扔进湖里,和其他塑料袋、废纸果皮一起,漂浮在湖面上。
尽管草坪被围上了简易围栏,“文明游园,请勿践踏”的温馨提示赫然在目,但仍挡不住市民的肆意践踏。在公园南面的一片草坪上,几名游客铺上几张报纸,兴致盎然地坐在上面吃着小吃、零食,等人走了,垃圾毫无悬念地留在草地上。
在小西湖公园靠滨河南路的一座公共厕所附近,刚一走近,一股臭味便扑面而来。上厕所的市民说,这里的厕所总是一片狼藉“惨不忍赌”,如厕之人无不掩鼻。一名保洁员感叹地说:“只需举手之劳随手一冲,但总有人不自觉。”
金城盆景园,也是10月1日起免费开放的公园,这座解放前的私人花园如今已成了金城繁华地段的公共游园,绿地如毯,数千盆景点缀其间。然而,这里总能看到一些格格不入的景象:在一张公共座椅上,一名中年男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躺在上面呼呼大睡,鞋子脱下来晾在一旁散发着“独特”的气味,过往游人无不皱眉……
从上海来兰探亲的孙洁的感慨让记者汗颜:“今天跟奶奶来这里休闲,但让我很失望,公园里不文明的现象让好心情大打折扣;公园硬件设施欠缺,还不如上海一些社区花园和街边花园,只能说是兰州的一个花鸟市场罢了。”
“大门口新改造的草坪被踩踏得不像样子,草坪上的塑料喷头被偷走了好几个,厕所门口的脚垫子也被偷走了两个,连厕所里的烟灰缸也时不时被人顺手牵羊。还有,展出的菊花被偷走了几百盆,乱扔的垃圾随地可见……”
对于免费开放后的困扰,公园管理方也头疼不已。
兰州植物园副主任杨振坤说:“今年10月1日起兰州植物园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长假期间日均接待游客在9000-10000人,而往年同期一天也就三四千人。一般公园游人容量为人均占有面积60平方米,这样的话,兰州植物园应该只容纳6000人左右。”对于兰州植物园来说,免费开放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一免费,算卦的、讨饭的、流动摊贩都进来了,让人防不胜防,大门口新改造的草坪被踩踏得不像样子,草坪上的塑料喷头被偷走了好几个,厕所门口的脚垫子也被偷走了两个,连厕所里的烟灰缸也时不时被人顺手牵羊。还有,展出的菊花被偷走了几百盆,乱扔垃圾随地可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以往翻了两番……”
对于2007年年初就免费开放的小西湖公园来说,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小西湖公园主任郝宜诚告诉记者,尽管公园入口处和公园内草坪上有提醒游客保护环境的温馨提示牌,但部分游人视而不见,坐在地上休息时,报纸随手乱扔,饮料瓶、食品袋随意丢在地上或湖中,带宠物进园、随地大小便、在公园公共设施上乱画乱刻等现象时有发生。“长假期间,我们每个保洁员一小时就要对每条游览通道大清理一遍,一天园内产生的垃圾就是四五立方,每天仅湖里清理出的垃圾能拉两三三轮车。保洁员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大了很多。”
“自公园2007年初免费开放后,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高峰期增加管理人员进行疏导,并想办法进行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郝宜诚说,2007年公园免费后的第一个“五一”,7天时间游人损毁草地500平方米,后来公园在草地边设置了简易围栏和温馨提示牌,提醒游客不要进入草地,但屡禁不止。为了透绿于民,公园对一些草地采取了铁艺围栏,却遭到破坏,每年围栏损坏量都在100平方米左右。
“免费开放不等于放松管理、降低服务标准,恰恰相反,免费开放是为了真正体现公园的公益性,更好地发挥公园资源的服务功能,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
公园方面大倒苦水,市民也有话说。从事教育工作的杨鹏常在周末带小孩逛公园,他认为:“公园免费后管理难度加大是事实,但这与公园公共服务设施达不到要求也有很大关系。”
市民李女士说:“长假期间带孩子去公园,孩子想上厕所,但厕所排了长长的队,孩子等不住,没办法只好到外面解决了。是否存在公共座椅不够多游人才坐在草坪上,公共厕所不够多才导致排队或随地大小便现象频发呢?”
“前段时间我带团去上海世博会,那里每天有数十万游客,不文明现象却很少看到,我觉得就是因为世博园里的公共服务设施非常到位,志愿者随处可见,游客可以充分享受各类服务,有效地减少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兰州一家旅行社导游李小姐深有体会地说。
“免费开放不等于放松管理、降低服务标准,恰恰相反,免费开放是为了真正体现公园的公益性,更好地发挥公园资源的服务功能,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不能一味将责任推到游客身上。”杨鹏如是说。
是否存在市民所说的,因为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才导致这种不文明现象更加突出呢?
小西湖公园主任郝宜诚介绍,目前,该公园有公厕3座,按照国家创建园林城市标准来说仍有差距,垃圾箱以前有20多个,今年新添了20多个,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日常需求。
郝宜诚表示,免费开放后,原来的基础设施不够突然增加的人流量使用,一方面,公园的硬件设施要进一步改进、增加,另一方面,人流量增加后,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也要加大。以前公园收门票,门票收入从最早的一年90万元增加到后来的150万元,如果按免费开放后的流量算,仅门票收入就能达到300万-400万元,但这部分收入只是一个假设,事实是,公园只能依靠区政府每年的财政补贴支出开支,资金缺口很大,而在此基础上公园几乎饱和地接待游客,成本不断加大是一个不得不审视的问题。
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和清说,公园免费开放,的确会给园内的公共设施、绿地、卫生、安全等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他希望广大市民文明游园的同时,表示将对免费公园作进一步考察,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容纳量。另外,将进一步完善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程度地满足游人需求。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不文明游客身上,公园管理方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免费并不意味‘免管’,开放不等同于‘放开’,更应及时建立起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兰州市免费公园所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目前,很多公园运作机制的缺乏造成以前公园管理形式多为粗放型管理,免费开放后管理无法跟上。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不文明游客身上,公园管理方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免费并不意味‘免管’,开放不等同于‘放开’,更应及时建立起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王三北表示,公园免费开放后所带来的困扰,管理者应该把自身的服务问题摆在第一位,其次再呼吁游客文明游园,这个次序才是对的。
他说,从管理者的角度看,“首先管理部门和游客也有一种互动,如果我们把园子建得很精致、很整洁,市民就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扔垃圾,但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种程度;其次,设立一些岗位,配备服务人员,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
在谈到有市民拿世博园做比对时,王三北认为:“世博园本身是一种短期行为,它的设计也是针对可以预计到的最大客流量所设计的,虽然差距非常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只要你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位,充分考虑到在正常情况下和旅游高峰期的应对方案,还是能够有效遏制不文明现象发生的。”
王三北建议:“尽管各大公园都表示加大了管理力度,但任由游客在园内光膀子、占座睡觉,还是公园的管理力度不足。公园管理者有义务提醒不文明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不要影响他人。”
考虑到正常情况下如果完全按高峰期的客流量设计公园的公共设施成本过高,王三北建议各公园在保证平日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应在高峰期来临前做出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如针对高峰期专门增加临时环保厕所、垃圾箱、座椅等公共设施,对门口、桥梁、广场、重要景点等人流聚集场所安排专人疏导,还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在高峰期招募志愿者疏导游客、做清扫工作,增设游人量电子计数设施,适当控制进入公园的客流量等。
针对日常和高峰期,拿出不同的应对方案,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希望,有一天在免费公园方便于民的同时,处处都能显现出和谐美丽的景象。
■本报记者 李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