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核武一直高悬朝鲜战场
  成排的炸弹从B-29轰炸机坠落,冲向地面的志愿军控制区。人民网照片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华盛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看似轻率地发表了美国“正积极考虑”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经过白宫的一番澄清和补救,此后,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舆论界都没有再公开论及核武器的使用问题。然而,根据美国在此后多年的解密档案文件,此番言论绝非是杜鲁门的一时口误,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国一直考虑、策划“在危急时刻”使用原子弹。

  

  1950年7月下旬,朝鲜战场局势对美国极为不利,朝鲜人民军已将美军赶至釜山一带。面对“一塌糊涂”的战局,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在东京与远东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晤时,问麦克阿瑟,如果中国军队参战,他将如何切断中国军队的补给通道,麦克阿瑟毫不含糊地回答说:“只有使用原子弹,才能将中国军队困在北朝鲜!”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美军和南朝鲜军遭到沉重打击,从鸭绿江边一直撤至清川江以南,并继续向三八线撤退。美国当局因意外而惊慌。11月20日,美国参联会正式建议,应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内陆实施核打击的目标问题。

  当五角大楼还在秘密讨论使用原子弹的时候,11月30日,曾警告麦克阿瑟要言论谨慎的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却在记者会上泄露了美国“正积极考虑”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天机”。

  当天,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的各大报纸纷纷谴责美国试图扩大战争,并对事先未与盟国协商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反应最激烈的是英国,自从前苏联拥有原子弹之后,英国就一直担心驻有美国B-29轰炸机部队的英国领土将成为未来前苏联核攻击的目标。英国时任首相艾德礼匆匆于1950年12月4日赴华盛顿同杜鲁门进行会晤。临行前,艾德礼还与访英的法国总理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应当阻止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

  在各方压力下,最后,杜鲁门被迫正式声明“不使用原子弹”,舆论才大体上平静下来。不过,12月初,杜鲁门还是下令把分解的核弹部件空运至远东,储存在美国的一艘航空母舰上,以防不测。美国飞机还对北朝鲜首都平壤进行了模拟核袭击,作为打核战争的应急计划的一部分。

  1951年4月末,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又一轮地面攻势后,杜鲁门再一次批准将载有核弹的飞机派往战区。华盛顿还给麦克阿瑟的继任者李奇微将军一道指令,授权他针对来自朝鲜半岛以外的空袭进行核报复。局势最紧张的时刻,B-29轰炸机组已把准备投弹记入飞行日志。

  195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此时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胜利十分渺茫,和谈亦不见希望。这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反战、厌战情绪日益高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乘机抓住朝鲜问题攻击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并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

  当时,大多数的美国人同意采取“强硬步骤”结束这场战争。刚刚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告诉国家安全委员会:“我们应该考虑(在朝鲜)使用战术核武器。”

  面对艾森豪威尔赤裸裸的威胁,中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不能作出任何让步,因为任何让步都会被对方理解成懦弱的表现”。中国方面断言,“要使美方返回谈判桌,唯一的做法就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一场修筑前线工事的运动,其中包括“前线战场的工事,反原子屏障——在山中央挖防空洞”。

  艾森豪威尔对核政策的变化,是因为美国于1953年1月中旬,在新墨西哥州核试验场,一种适于大口径火炮发射的原子弹第一次爆炸成功,这意味着核武器既可用于战略目的,又可用于战术目的。这一消息使美国参联会立即重新考虑核政策。

  然而,这时的国际形势又有了新变化。1953年3月初,斯大林去世,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便有所松动。3月30日,中国宣布有条件地接受双方自愿遣返战俘的原则。美国再次坐下来与中朝两国进行谈判。

  7月19日,双方谈判代表已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停战协议的签订指日可待。艾森豪威尔在国家安全委员会7月23日的会议上却担心“停战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骗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如果中国共产党人违反停战协议,我们必须以核力量去对付他们”。在签订停战协议前夜,艾森豪威尔批准把全部核武器移交给军事部门监控,以进行海外部署。

  但由于板门店谈判出现转机,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美国才最终放弃了核打击计划。

  据人民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广告专版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关注今冬供暖
   第A05版:专 版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寒潮突袭陇原
   第A08版:寒潮突袭陇原
   第A09版:寒潮突袭陇原
   第A10版:时政快递
   第A11版:专 版
   第A12版:事 件
   第A13版:广告专版
   第A14版:第一现场
   第A15版:时政快递
   第A16版:政事引擎
   第A17版:警 事
   第A18版:法 案
   第A19版:省内扫描
   第A20版:特别报道
   第A21版:新闻中心
   第A22版:新闻中心
   第A23版:社会记录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
   第A26版:专 版
   第A27版: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钩沉
   第A28版: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揭秘
   第A29版: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影像
   第A30版: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讲述
   第A32版:天下时讯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评天下
   第B03版:娱乐星闻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股市风云
   第B06版:晨 曲
   第B07版:情感·讲述
   第B08版:楼市传真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人才资讯
   第C05版:体育彩票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市民之家
   第C08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家有喜事
   第D02版:诞生喜报
   第D03版:庆生喜报
   第D04版:纪念寿辰喜报
美国核武一直高悬朝鲜战场
林彪曾反对出兵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