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宝宝从开始爬行到完全自如的爬行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多数宝宝大约在7个月时开始爬行,一开始,宝宝努力挥动、扒拉着手脚,可重重的肚子怎么也不肯离开地面;慢慢的,会匍匐着向前了。
(2)第二个阶段:这时宝宝8-12个月,宝宝能够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终于知道、且有力量用手脚把身体拱成“一座桥”了,小屁股和小肚子都抬离了地面,宝宝开始有效率地爬行了。但是,他常常难免动作不协调,或者同手同脚,或者东倒西歪;
(3)第三个阶段称:宝宝1岁左右,宝宝能够用两手和两脚掌支撑身体,向前爬行。宝宝终于学会交替使用自己的手和脚,保持平衡,协调移动。
专家建议:
建立良好爬行空间
1.橱柜的门要随手关闭,以免宝宝爬入柜内,如果有风吹来把门关上,会造成窒息。
2.注意关闭厨房和卫生间的门,这两处地方对学爬的宝宝充满着诱惑,同时也充满着危险。
3.尖锐的桌角和柜子角,对家有学爬的宝宝来说是一个“危险地带”,最好所有的桌角和柜角套上护垫,就算宝宝不慎撞到,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4.电插座要使用防护盖,或是使用安全插座。宝宝到处爬,好奇心大,这样可以避免触电。
5.收起桌布,藏起易碎物品,把花盆植物移到宝宝碰不到的地方。
6.茶几上的烟灰缸,低柜上的摆设、化妆品、玻璃相架要收起。
7.窗前不要摆放宝宝可能攀爬的家具。
8.在家中宽敞的地方爬行。地方必须软硬适中,摩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可在瓷砖、大理石等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注意: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使用有很多小拼块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拼块抠起来误食。
以宝宝的眼光来审看一遍你的家,爸爸妈妈不妨用爬来做一个安全测试,在宝宝爬的地方也爬上一圈,你会发现不少意想不到的危险:
1.门垫和地毯下是否有小物品,宝宝找到的话,可能会放入嘴里。
2.地板上零碎的小东西,家具下的小硬币、失踪的耳环、回形针,角落里的死苍蝇、死蟑螂等等,无知的宝宝都可能放进嘴里尝尝。
3.地板是否有刺、地砖是否有破口、沙发底下是否有小钉子,小心用胶布或者地毯盖住,免得伤了宝宝。
多元化训练爬行
“自由爬”: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宝宝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家长的视线内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爬行小路”:将不同质地的东西散放在地板上,让宝宝爬过去。如把一小块地毯、泡沫地垫、麻质的擦脚垫、毛巾等东西排列起来,形成一条有趣的小路,让宝宝沿着“小路”爬,体会不同质地的物质。这些东西用过后放起来收好,过些天可以将它们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成另一条小路。
爱心提示:
光脚爬能使宝宝爬得更好更远,学走也更快。
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宝宝多半是扁平脚,要使宝宝的脚底有弧度,双腿结实有力,必须有适当的刺激。宝宝爬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抓着扶着家具,支撑自己的身体站立起来。让宝宝赤脚,可以使他更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减少打滑跌跤的机会,多爬多站,接下来很快就会开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