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相关新闻
本报“问暖”热线96555持续升温
三天时间共接到市民问询和建议电话137条

  本报讯(记者石玉龙)自本报10月19日开通“问暖”热线96555以来,截至10月21日,本报累计接到供暖热线电话137条,其中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就是供暖时间、供暖质量和供暖收费三大问题。暖气热不热依旧是今冬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此外,依然存在一些因热费拖欠的问题而致使部分居民楼成了多年没有暖气的“无暖楼”。如:雁滩滩尖子60—62号居民楼已11年没有暖气,西固福利东路甘肃省塑料厂家属院也多年来一直未供暖。

  供暖时间 能否恢复到11月1日

  近日,有不少读者打进热线96555询问,家中有老人和小孩,政府部门能否将供热时间恢复到11月1日开始。其中,王先生建议:兰州市热力公司应在11月1日提前供暖。 读者梁女士建议:“最近天气已经转冷,希望能在供暖之前的早晚供些暖,老人小孩都很怕冷。”

  对于一些收费问题,市民也有不少疑问。其中家住安宁区民居花园的肖先生反映,今年物业公司提出要向住户收取百分之五的管网维护费。肖先生不知这笔收费是否合理。

  间断供暖 政府部门监管统一供暖时间

  家住一只船南街68号的陈先生反映,由于小区供暖一直都不好,温度不达标,虽然供热站也只收取了百分之八十的费用,但他认为他享受到的热根本不值80%的热费。

  家住滩尖子金地花园小区的张先生反映,该小区是物业自己供暖,但每年供暖期间经常间断性供暖,且室温达不到16摄氏度。白先生在五福巷居住,由银翔供热站供暖,一天合计供暖只有12个小时,经他调查了解,除单位供暖24小时之外,许多供热站供暖时间不统一。多数供暖站供暖12至16个小时,望政府部门对供热站进行监管,统一供热站的供暖时间。

  而家住和政西街社区的齐女士则认为,取暖费已成为百姓负担,冬天天气好的时候供暖也是一种浪费,她希望暖气能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地给予供给,这样可减轻群众取暖费负担。

  本报“问暖”热线96555继续开通,随时倾听您的“冷暖”问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靓盘在线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今日要闻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时政快递
   第A08版:政事引擎
   第A09版:新闻追踪
   第A10版:时政快递
   第A11版:事 件
   第A12版:广告专版
   第A13版:警 事
   第A14版:街区新闻
   第A15版:法 案
   第A16版:关注金城打车难
   第A17版:专 版
   第A18版:关注金城打车难
   第A19版:记录陇原
   第A20版:今日关注
   第A21版:新闻调查
   第A22版:新闻超市
   第A23版:广告专版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国家大事
   第A26版:时事新闻
   第A27版:社会观察
   第A28版:社会记录
   第A29版:天下时讯
   第A30版:万国景象
   第A31版:股市风云
   第A32版:股市风云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视听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体坛看点
   第B06版:体育彩票
   第B07版:西部地理
   第B08版:情感·亲人
   第C01版:消费周刊
   第C02版:前沿观察
   第C03版:行业动态
   第C04版:市场热点
   第C05版:广告专版
   第C06版:广告专版
   第C07版:广告专版
   第C08版:广告专版
   第D01版:今晨信息
   第D02版:生活资讯
   第D03版:生活资讯
   第D04版:人才资讯
   第D05版:综合资讯
   第D06版:生活资讯
   第D07版:生活资讯
   第D08版:市民之家
听证代表:将把民意带到听证会
本报“问暖”热线96555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