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生动物伤人 今后政府“埋单”
我省有关补偿办法下月起施行 并在全国率先将“三有动物”造成损失列入补偿范围

  本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甘肃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对野生动物造成人员死亡的,补偿金额为上年度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倍,这是记者从10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甘肃省境内现有野生脊椎动物822种,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30.08%。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野峰驼、雪豹等均有分布。由于我省此前尚未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野生保护动物伤害了人员、毁坏了财产,村民们只能自己承受损失、付出代价,受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挫伤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捕杀的现象。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该《办法》,并将从1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对野生动物造成人员死亡的,补偿金额为上年度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倍、对死亡家畜的补偿金额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的80%给予补偿。补偿经费由甘肃省级财政负担50%,县市区财政负担50%。即所谓“野生动物肇事,政府负责‘埋单’”。

  针对陇南、天水地区的野猪和河西地区的野狼对群众造成危害较大的现象,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些动物不是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却属国家要求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在办法规定中我省将补偿范围扩大到“三有动物”,填补了我国“三有动物”造成损失无法补偿的空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广告专版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城市快报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市政追踪
   第A08版:时政快递
   第A09版:关注今冬供暖
   第A10版:时政快递
   第A11版:专 版
   第A12版:事 件
   第A13版:街区新闻
   第A14版:爱心行动
   第A15版:重 案
   第A16版:法 案
   第A17版:警 事
   第A18版:今日关注
   第A19版:新闻追踪
   第A20版:新闻调查
   第A21版:省内扫描
   第A22版:新闻超市
   第A23版:新闻超市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国家大事
   第A26版:时事新闻
   第A27版:新闻中心
   第A28版:社会记录
   第A29版:天下时讯
   第A30版:万国景象
   第A31版:股市风云
   第A32版:股市风云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锋线
   第B04版:体坛看点
   第B05版:体坛快报
   第B06版:晨 曲
   第B07版:情感·讲述
   第B08版:广告专版
   第C01版:地产金刊
   第C02版:酒饮真经
   第C03版:华服盛饰
   第C04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今晨信息
   第D02版:生活资讯
   第D03版:生活资讯
   第D04版:人才资讯
   第D05版:综合资讯
   第D06版:生活资讯
   第D07版:生活资讯
   第D08版:饕餮美食
   第E01版:家有喜事
   第E02版:诞生喜报
   第E03版:庆生喜报
   第E04版:纪念寿辰喜报
野生动物伤人 今后政府“埋单”
舟曲地质灾害隐患点拟投入10亿元治理
图说新闻
2614名贫困生重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