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薛白)10月20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期工程在兰山山顶举行开建奠基仪式。兰山山地生态公园总占地面积约765亩、总投资达2.44亿元。一期工程在2009年已顺利完工,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该公园最大的亮点,其中包括长达1854米的“华夏第一长廊”和新建长达1300余米的“兰山索道”,今后将成兰山山顶乃至兰州的新地标,这个占地18.8公顷、总投资1.05亿元的新景观,预计将在明年和市民见面。
新建索道 “飞架”兰山五泉山
旧有的兰山索道位于皋兰山,曾作为西北地区第一条我国自主设计的高山索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因为机器部件损耗严重、索道入口通行不便等原因,今年经国家索道检测中心专家“诊断”,该索道已到“退休”年龄,同时,随着兰山山地生态公园整体改造工程开建,决定新建兰山索道。
新建的兰山索道将从兰山山地公园起到五泉山脚下,建成后,索道可将兰山公园与五泉山公园连为一体,大大方便游客。索道主体将由原来的露天缆车变为具有国内一流配件的四人厢体式缆车,这种封闭式的缆车不仅美观、安全,而且也能有效杜绝游客向山林乱扔烟头,有利于兰山防火。
二期定位 构筑“大兰山”风景区
此次二期工程的建设项目内容还包括华夏第一长廊一至三期段、台地广场、祈福广场、兰山博览馆、台地花园和祈福林。绿化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西起兰山石牌坊,东至龙首山庄。
记者了解到, 此次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期工程的规划理念为“培育绿色细胞,激活文化脉搏”。功能定位为以三台阁为核心构筑“黄河之都,南山之韵”的“大兰山”旅游风景区。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期工程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设计,根据规划范围西起兰山索道上站、东至头营村三岔路口,以“一轴、二带、四核、五园”来诠释生态旅游的理念。一轴,即以兰山钟院、三台阁、佛教文化院、魁星阁四点连接一条文化轴线;二带,即以“华夏第一长廊”为景观和观光的“长廊风光带”,以展示生态花园、生态培育、生态休闲为主的“绿色观赏带”;四核,即以三台阁、普照寺、魁星阁、“华夏第一长廊”为景区的核心景观。五园,即文化展示园、生态休闲园、台地博览园、名人文化园、山地游乐园。
打文化牌 打造5A旅游景区
据兰山山地生态公园管委会主任颜春生介绍,二期工程的主要亮点在于建造“华夏第一长廊”,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旅游观光的休闲场所;建“黄河文化博物馆”,将其打造成国家一流博物馆。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底蕴,成为兰州乃至西部地区的5A旅游景区,成为兰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并将兰山山顶公园建设成一处集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人文胜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三期工程也将于2012年开工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魁星阁、兰山书院、台地庄园、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入口广场、车行道路改造和入口停车场。三期建设总面积19.8万平方米,总投资1.19亿元,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