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林娜)9月29日,本报联合海航兰州机场公司共同设立的“公益售报栏”出现在机场后,来往旅客在浏览本地乃至全国最新资讯的同时,有了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投下1元钱购买一份晨报,售报款项就会用于“阳光童年”公益活动。
此次公益合作项目在中川机场共同设立“公益售报栏”11处,覆盖机场候机楼、登机口、接机口以及贵宾厅、头等舱休息室等各个场所,每天有千份《兰州晨报》及时上架进行义卖,旅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免费阅读浏览,如果想带走,可向投币箱主动投币1元购买晨报,售报所得将用于“阳光童年”公益活动,给山区孩子送去一份关爱。
10月2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兰州中川机场候机楼,放眼望去,醒目的“公益售报栏”红色大字出现在各个登机口处。当日的《兰州晨报》已整齐地排列在售报栏里,这让许多正在候机的旅客眼前一亮,纷纷走上前拿起一份晨报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还有旅客上下仔细打量着公益售报栏,“原来在这里投1元钱不仅可以带走报纸,还能为贫困儿童献一份爱心啊,很创新很有意义!”准备去上海的旅客张胜明连连点头,掏出1元钱投进投币箱内。
朱先生是一名律师,一直很关注本报的报道,他拿着当日晨报告诉记者:“比起其他阅读物,我们更喜欢看晨报,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的是综合性的讯息,能够在机场看到晨报感觉非常亲切。”在6号登机口处,一家三口正各自拿着一份晨报阅读的胥美亚说:“兰州人最关心的还是兰州的新闻,尤其像今天头版的‘民用气价上调拟定两方案’、‘央行今起加息’,这样的新闻更贴近百姓。我们也是晨报的忠实读者,以前乘坐航班没发现这里有本地报纸,这次看到晨报真是眼前一亮,非常高兴——百姓自己的报纸进驻机场了。”
从事司法工作的张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一次到南方出差,有人问我兰州有没有公交车,是不是还是沙漠?这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有不少外地人对兰州或甘肃存在着这样的想法,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宣传还不到位。此次晨报能够出现在兰州中川机场,这对于宣传兰州及甘肃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机场是一个形象窗口,来往的国内外旅客很多,通过机场这个大窗口和晨报这个小窗口来展示和宣传兰州以及甘肃,在潜移默化中让外地人慢慢改变对兰州、甘肃乃至大西北的偏见,同时,献爱心的内容也将活动的意义又提升了一个高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