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十一”长假,对吉林省各大高校领导而言,恐怕并不平静。9月26日,吉林省纪委召开会议,通报今年以来查办的5起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高校独占两席。首当其冲的就是长春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王栾周(正厅)巨额受贿案,长春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伯承受贿案也位列其中。更大的地震则是此前不久,吉林省原总督学于兴昌受贿千万元弊案的“尘埃落定”:这位多年来吉林省教育界落马的第一个正厅级干部受贿上千万元,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如果不是因为一桩房地产案子扯出于兴昌,他现在应该已经平平安安地退休了。”多位教育界人士向记者感慨。
于兴昌落马,让一张纠结隐秘、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渐渐浮出水面。
大学录取:2009年,为学生张某录取到吉林大学提供帮助,收受贿赂5万元。
转学:2008年,为学生陈某从吉林化工学院转学到长春理工大学提供帮助,于2009年收受两个5万元的存折。
自主招生:2007年,接受胡某的请托,承诺为学生争取大学自主招生名额,收受1万元。
安排工作:2005年,为殷某安排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作提供帮助,收受一张3万元银行卡。
提拔官员:2004年,推荐李某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2006年,李某为感谢推荐并继续支持,送给被告人一张存有两万元的银行卡。
调整专业:2007年-2009年,接受徐某的请托,为两人大学录取或调整专业提供帮助,收受学生家长贿赂25万元……
『落马』
受贿159笔,“请托的人太多了,有些实在记不清了”
“2002年,于兴昌经其弟于兴军介绍,为长春某大学学生石某调整专业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万元。”记者辗转获得的一审判决书中记录了于兴昌的第一笔受贿。
正是从这一次开始,于兴昌逐渐沉迷于贪欲之中。
每到高考录取的时候,给于兴昌塞的“信封”越来越厚,后来干脆就直接送存折、银行卡了。于兴昌说自己的脑子里就像有一个计算器,不断累积着每一笔“收入”,看着数字不断增长,他感到非常满足,“现在想,那就是上瘾了。”
时任高校党工委管干部的副书记,于兴昌对吉林省内40余所高校200余名厅级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了收受巨额贿赂的便利条件。
2006年,于兴昌的妻弟王北军拿来一张名单,称这些考生有的想调换专业,有的想入学,让于找人帮忙。几年时间里,仅通过王北军提供的名单,于兴昌受贿超过百万元。
于兴昌坦承,学生的钱毕竟太零散,总感觉不“解渴”。
2006年,有房地产商托于兴昌帮忙拿到延边大学的一块土地,许诺事成后出资100万元为其在长春市购买一套住房。为此于兴昌3次飞赴延边,向校方施压,最后该开发商果然未经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就拿到了那块地。
正是这一房地产项目的违规操作,成为于兴昌案发的导火索。
延边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2001年-2009年,于兴昌利用担任吉林省高校党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的职务之便,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剂专业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案54起,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计953万元,其中于兴昌分得801.8万元。另外,于兴昌有1000余万元家庭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在总计159笔受贿记录中,除最大的一笔122万元贿款源自替人拿地之外,其余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等有关,就连于兴昌自己也说,“请托的人太多了,有些实在记不清了。”
『其人』
专门管高校厅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管组织工作的干部特点,谨言慎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省教育厅人士回忆,中等个的于兴昌外表忠厚,但不怎么说话,整天神神秘秘。这位人士分析,或许这也是源于于兴昌的分工——专门管高校厅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管组织工作的干部特点,谨言慎行”。
这位人士说,于兴昌的案发,事前没有任何前兆,双规的消息刚出来,大家挺吃惊的,一方面是对他个人;另一方面,大家都没想到教育界也会有这么大金额的腐败案。
『震荡』
没想到在教育领域的这类高层官员也会被抓;没想到他个人涉及的受贿数额巨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省属高校处级干部说,于兴昌案对于吉林全省高校无疑是一场地震,大家普遍反映有几个没想到:第一是没想到在教育领域的这类高层官员也会被抓;第二是没想到他个人涉及的受贿数额巨大;第三是没想到以前以为收点感谢费不算什么,但是于案里这些都是罪证。
其实在于兴昌双规前,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弊案传出,一时震惊全国。此前,高教大省湖北就有包括部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校级领导因涉贪、受贿等身陷囹圄。
“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违纪违法案件进入多发阶段,大案要案开始出现。”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卢连指出,涉及校级领导干部的案件不容忽视,基建工程、招生等重要领域成为易发多发环节。
“于兴昌完全是自己折腾出事的。”吉林高校的一位工作人员李侠认为,只要好好研究一下于兴昌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操作,就可以看出于兴昌的犯罪事实折射出一种普遍性,就是用大学里的某些资源做利益交换。李侠发现,于兴昌案中,高考录取的受贿案件最多,达104笔,受贿金额达379万元;其次为校内转专业,有29起,金额约173万元;此外还有上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国外考试机会等均成为交易内容。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