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崆峒派掌门回归崆峒
平凉小伙陈虎从日本籍第十一代掌门花舞影手中接过大印成为第十二代掌门

  本报讯(记者雷媛)“漂泊”海外多年后,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掌门大印终于回归崆峒。日前,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门人传承仪式在平凉崆峒山举行,从第十一代掌门人花舞影手中接过崆峒派大印、判官笔,平凉小伙陈虎正式成为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门人,艺名飞真子。“崆峒派的根在崆峒,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崆峒派武术真正传回来了。”崆峒武术研究会会长王镖如是说。

  此次继承崆峒衣钵的第十二代掌门人陈虎,系平凉崆峒镇人,从小习武,2003年进入崆峒武术学校,2009年正式拜崆峒派武术第十一代掌门人花舞影为师,并成为花舞影的关门弟子。在经过多年的考察及正式的比试后,武德、武艺都获得第一的陈虎被确定为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门人。源远流长的崆峒派武术前九代掌门人侠踪无从考究,即使是传说,也极少保留至今。第十代掌门人燕飞霞,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武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16岁(1956年)即在第一届全国武术比赛中夺冠,17岁在缅甸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中独揽5项冠军。后燕飞霞移居日本,2005年在日本病故后,崆峒派武术掌门人衣钵由其日本籍妻子花舞影继承。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可谓源远流长。从现有的记载看,崆峒派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等。《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崆峒武术到了唐代盛行一时,也促成了体系的完善,李白诗云“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荡”。这一时期,“派”开始形成。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敦煌一带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正式完成了崆峒派武学的整体架构,飞虹子也因此成为崆峒派第一代掌派人。崆峒派武术集修身、养性、健体和技击于一体,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以柔美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线、曲线形成。所用兵器以短、小、轻、柔、奇为特色,如扇、拂尘、剑、耙、五形轮和鞭杆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今日要闻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政事引擎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专 版
   第A08版:关注今冬供暖
   第A09版:时政快递
   第A10版:政事引擎
   第A11版:专 版
   第A12版:视 觉
   第A13版:警 事
   第A14版:第一现场
   第A15版:专 版
   第A16版:法 案
   第A17版:街区新闻
   第A18版:警 事
   第A19版:省内扫描
   第A20版:财经资讯
   第A21版:国家大事
   第A22版:社会观察
   第A23版:社会记录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天下时讯
   第A26版:世界聚焦
   第A27版:世界聚焦
   第A28版:福利彩票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星闻
   第B04版:娱乐锋线
   第B05版:体坛看点
   第B06版:体坛快报
   第B07版:情感·职场
   第B08版:兰州故事
   第C01版:汽车周刊
   第C02版:车型报价
   第C03版:新车谍报
   第C04版:车市专题
   第C05版:车市快报
   第C06版:新车谍报
   第C07版:车市快报
   第C08版:车市快报
   第C09版:新车谍报
   第C10版:车市快报
   第C11版:车市快报
   第C12版:车市快报
   第C13版:车市快报
   第C14版:车市快报
   第C15版:市民之家
   第C16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今晨信息
   第D02版:生活资讯
   第D03版:生活资讯
   第D04版:人才资讯
   第D05版:人才资讯
   第D06版:生活资讯
   第D07版:生活资讯
   第D08版:股市风云
崆峒派掌门回归崆峒
张葵明“生本教育”专题讲座在兰举行
好友超市——赠晨报引来回头客
我省首家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