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313万辆,逼近去年全年销量,而今年的全年销量有可能突破1700万辆,如此一路攻城拔寨,中国的汽车消费潜力似乎深不见底。昨天,上证股指再上3000点大关,领涨的汽车股全线飘红,前天晚上,北京街头也是全城飘红——是被堵车时的汽车尾灯照的。
中国车市的强劲增长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得准。不过我想到一个比喻或许能解释一些现象。
如果把车市比作一个水池,池子里的水就是汽车保有量。通过底部的一个入水口向池中注水,水位逐渐升高。池子里的水实际是分层的,最上边的一层是豪华车的消费群体,池水猛涨,这一层水也涨得快,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奔驰宝马等豪华车都销量暴增。入水口涌入的水是新增汽车消费者,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车、中级车(今年1—9月乘用车销量中60%以上是1.6L以下车型),它们充实到池水的底部,托起了中高级车和豪华车的水层。
只有当池水涨到一定的程度,水压才能让进水速度放缓,它取决于池子的容量(车市容量)吗?在中国车市容量大到人们难以想象的情况下,我想这个压力应该是使用成本。当中小车型消费者感觉到汽车的使用成本很难承受了,车市增速就会放缓。那么中小型车消费者的承受极限在哪里呢?参考房奴的定义,如果当一个中等收入(5000元—1万元)的家庭每月养一辆车的费用达到其月收入的1/3,或者养车+养房的费用占收入的50%,那就是极限了。现在养车还算便宜,但是显然这一成本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此外,二手车就好比是池水中不同层面的水自我交换的那部分,只有当水压达到一定程度,入水口进来的新车不那么多了,二手车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水池中的活跃因素。
本报记者 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