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档案:
郑方玉,现为兰州十六中高三文科班学生。2010年9月26日本报《作文周刊·金牧场》栏目刊发其习作——《那一刻,我学会了尊重》。该文中,小作者以平实的笔调真切地记述了一件平常的小事,流畅的结构和恰当的语言以及首尾呼应等多种写作手段的运用将文章中心显现无余。由此,文章小作者也被选拔为本期的“作文之星”。
★ 星攻略:
郑方玉:写作中多想是为文章精炼而服务的
文/雷媛 本报记者
动笔写之前应该多想想
文科女生郑方玉总喜欢把自己叫“全能补丁”。理由是在她第一次登台演出时是以替补的身份登场的,而她却熟悉所有位置的动作。“我总是那个平时不被大家发现,而在关键时候补上去的那个人。”郑方玉笑言。这个总是被忽略的女生其实是很不得了的——不识五线谱,她因为受家庭经济影响也未能上音乐班,但她总是喜欢在书店里仔细揣摩着乐器自学入门的简谱书籍,凭感觉发音。然后根据反复练习,在来来往往的多年里,她居然就这样通过自学学会了竹笛,葫芦丝和口琴。
至于写作文,郑方玉是否也一样发挥了她自学能力很强的强势?
“我一直有一个毛病,除了在考场上能快速成文,平时有写作练习总是较长时间才能交作业。不是我写得慢,而是我想得多。我是一个喜欢想象的人,比如一个话题,第一个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思路,我绝对不会用。因为大家几乎都是这样想的。当我想得绞尽脑汁,没有其它思路时,才肯动笔。而想好写作题材后,下笔成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虽然思考的过程很漫长,但我并没有将其当做痛苦,反而是乐事。有时候脑子里像堵车一般,一大堆材料挤在那里,我只好叫他们慢慢候着,然后‘洗净尘滓,独存孤迥’。”郑方玉建议同学们不妨也尽可能地在写作文之前多想想。“应该会有收获的。”
写作文力求达到精炼
郑方玉说,之所以她认为写做文时思考的过程远比写作更重要,是因为在她看来思考的对象或者目标就是中心。“有这个认识,应该感谢她的语文武老师。老师经常为我们准备典型而简短深刻的话题材料,然后让写成小练笔。大家都在写,可是我在写时却从来没有将它当做作业来完成,而是将它当做一次对自我的反思。练笔并不是为应付老师而写,而是为思考定位的最好方式。而练笔写得要精,就要花大力气。比如最近一篇,老师在古文中摘取的一则寓言,我先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然后想到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最后上升到国家利益去谈。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重在站在何等高度眺望。”
郑方玉是个在写作文上很有心的学生,在不少同学觉得写完一篇作文交差完事的时候,她却恰恰相反,“写完文章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而是新的思考的开始。文后总结尤为重要,还要学着为自己的文字评分。多与同学和朋友交流,博众家之长,为自家而用。我为自己定了个计划,每天背三十个字,悟十五个字。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写好作文。”或许,写作文也是因人而异的,但终究有一些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所以,其他同学也不妨将郑方玉的个人计划照搬过来,试试,或许就会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