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音乐圈的原有格局,歌手不再需要通过签约唱片公司才能走出来。网络的便利诞生了一大批靠一首歌就能一夜走红的“非主流歌手”,在如今唱片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他们也有着自己生存的空间。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络歌手月收入十几万甚至近百万都很正常。这些收入从何而来?从杨臣刚到唱《丁香花》的唐磊再到今年最火的网络歌曲《爱情买卖》的演唱者慕容晓晓,一夜爆红的神话一次次地上演。
非主流歌手标签
网络走红 歌红人不红 歌曲通俗
网络兴起,成就了网络歌手这个新兴的网络群体,网络歌手也成为非主流歌手的突出代表。谈到非主流歌手的代表人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杨臣刚的一首《老鼠爱大米》曾经唱得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会跟着哼上一段,香香、刀郎、雪村等成为国内第一批广为人知的热门歌手。他们本身大多数有着多年的音乐功底,虽然你可能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但他们的歌你一定听过,也就是所谓的“歌红人不红”。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是一首歌走红,但受众面是联系着千家万户的互联网用户,因此从杨臣刚到唱《丁香花》的唐磊再到今年最火的网络歌曲《爱情买卖》的演唱者慕容晓晓,一夜爆红的神话一次次地上演。
演出市场
月入数十万不是难事
如今一些主流大牌歌手都是靠广告、代言和演唱会等商演形式来赚钱,非主流歌手也不例外。今年最红的网络歌手慕容晓晓凭借一首《爱情买卖》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是身价飞涨和商演邀约不断。以市场上商演价格2万-4万元不等的出场费,慕容晓晓每个月靠商演就可以进账30万到60万人民币。
彩铃市场
分不到实际的利润只能收获人气
彩铃市场的火热,令不少人都觉得歌手或唱片公司可以在其中分得不少利润。但据了解,很多歌手都是一次性卖断版权,主流歌手他们新专辑一次性卖给中国移动,获得几百万的版权费。相对来说,非主流的歌手的版权费却要低得多。网络歌手在彩铃市场收获的是名气,根本分不到实际的利润。
生存之道
找到属于自己生存的空间 放低姿态 吸金有道
这些吸金月入几十万的非主流歌手,他们的成功都是偶然中的偶然。因为网络世界带给他们机会,也带给了成千上万的未成名歌手。但《老鼠爱大米》、《爱情买卖》这样的歌,一年内出现大概也不会超过三首。而这种成名方式,几乎是难以靠炒作和策划来实现万。成名之后,这些歌手没有背景雄厚的大唱片公司,也没有高水平的制作团队,甚至没有正版发行的专辑,与颁奖礼无缘,也没有广告代言,在主流媒体上正面曝光的机会也少之又少,可以说,他们在华语乐坛的大环境中,是在一个夹缝中生存着。虽然这些非主流歌手和他们的音乐未必会被主流音乐圈认可,但是他们在夹缝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存着,如此看来,非主流歌手的生存之道是否能成为主流音乐圈的一个重要参考? (文/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