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演出大放异彩 专家座谈广受赞誉
《官鹅情歌》让陇剧更具生命力

  本报上海讯(记者平丽艳)相隔近半个世纪,陇剧重返上海杀了个“回马枪”,国家精品剧目陇剧《官鹅情歌》为上海国际艺术节连续带来的两场演出大受热捧,昔日的轰动场面再度重现。据悉,此次《官鹅情歌》将和来自国内外的45台精品角逐“上海优秀剧目奖”,分别在剧中扮演官珠、鹅嫚的我省“梅花奖”演员边肖、雷通霞,以及铁布的扮演者邵斌德还将冲击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10月12日,上海市文联主办的陇剧《官鹅情歌》专家座谈会在沪召开,与会的上海戏剧界专家一致认为,《官鹅情歌》从剧本到演员的表演、演唱都有很高的水准,给上海国际艺术节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本土剧目、本土编剧、本土演员、本土音乐,陇剧《官鹅情歌》完全“本土化”的阵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上海文学艺术院副院长邹平教授说,《官鹅情歌》在创作上完全依靠自己团体的力量,是一部“全本土”的优秀戏剧,这台剧目应该是我国戏曲艺术良性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方向。现在有很多剧目过度地依靠外来艺术创作力量,造成的后果是,不仅在创新的旗帜下不知不觉地削弱甚至失去本剧种的艺术特色,而且会使本土艺术创作人员失去艺术锻炼、艺术实践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利于本土艺术人才的发展。

  原上海沪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余雍和说,当年第一次看《枫洛池》的时候自己才20岁,48年后陇剧二度来上海演出,这对于剧种的推动和普及有很大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作为活化石保留,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保留才更有生命力,也就是说“活态保护”,有些戏可以救活一个剧种。

  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戴平教授说,“我曾经看过一次陇剧,但是没留下什么印象,但这一次却印象很深,所有演员尤其是两位主演唱功很好、表演精湛,唱腔兼容了西北的粗犷和塞上江南的柔美,非常棒!” 白玉兰戏剧奖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编剧陈达明对《官鹅情歌》的定位是“一个富有才情、激情的创作团体带来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广告专版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专 版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专 版
   第A08版:时政快递
   第A09版:时政快递
   第A10版:专 版
   第A11版:市政追踪
   第A12版:事 件
   第A13版:第一现场
   第A14版:专 版
   第A15版:时政快递
   第A16版:新闻追踪
   第A17版:警 事
   第A18版:法 案
   第A19版:省内扫描
   第A20版:国家大事
   第A21版:新闻中心
   第A22版:社会观察
   第A23版:社会记录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6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7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8版:天下时讯
   第A29版:晨 曲
   第A30版:情感·讲述
   第A31版:饕餮美食
   第A32版:股市风云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锋线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风尚周刊
   第B06版:楼市传真
   第B07版:楼市传真
   第B08版:家居风尚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人才资讯
   第C05版:生活资讯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生活资讯
   第C08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家有喜事
   第D02版:诞生喜报
   第D03版:庆生喜报
   第D04版:纪念寿辰喜报
小天王小天后 动感来袭
《官鹅情歌》让陇剧更具生命力
刘烨升格当爸爸 儿子取名诺一
陕甘秦腔名角齐聚“金城之春”本月开锣
第三届残疾人声乐器乐大赛在兰举行
秦腔历史剧《皇甫谧》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获奖
北京卫视打亲子牌 推出《冠军宝贝妈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