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十二五”规划重点 高端制造业或成重中之重
4万亿将投向新兴产业

  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专家透露,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明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之一,其中,高端制造业可能成为重中之重。

  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装备制造专家柳百成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必将取得突破”。“十二五”末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初具规模。

  “中国制造”升级刻不容缓

  中国社科院在4月底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提出了中国国家竞争力战略目标:到205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到2020年,中国或成为综合强大、关键一流、整体中上的先进国家。

  但是毫无疑问,中国距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莫玮就提出,“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企业多数仍专注于一般的生活消费、原材料等低端制造领域。代表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急需的高端装备产品,则仍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早些年,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即便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制造”还是有生存空间。但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中国制造”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高端制造产业列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端制造业即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键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

  “实际上,其他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都与高端制造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柳百成表示。

  政府投资规模或逾4万亿

  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目标已经明确,如何发展则是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要明确发展的重点。在工信部看来,这个重点应该是装备制造业。

  大型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基本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制造业中利润空间最大的部分也是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代表着整个制造业的走向,决定着整个制造业的水平。其中包括重型机械、船舶、飞机、发电设备、大型锅炉、冶金机械、矿山机械、专用设备等大型装备生产厂家。

  其次是明确发展的路径。柳百成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大概只有2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研发机构。而在设研发机构的企业中,大概仅拿出销售收入的1%-2%用于科技投入。欧美企业一般为5%左右。比人家落后还不加大投入,怎能赶超?”

  为了带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政府投入将在“十二五”期间加码。目前,在科技领域,全国的研发投入约占GDP的1.5%;今后5年,这一比例将扩大到2%-2.5%。

  “GDP的基数很大,所以科研投入的增长量是巨大的。”柳百成认为。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如果今后每年的经济增速维持在8%,“十二五”期间科研投入将达到45892亿元,超过2008年4万亿的投资规模。而这些仅仅是科研投入,还没有包括项目投资、税收减免等因素。

  在加大财政科研投入的同时,国家还将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建立创新联盟和一批创新平台,使得企业、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联合起来,对核心领域进行重点突破。

  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将兴起

  柳百成认为,高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有所突破,并形成若干个有独特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群。

  当前,世界上已经涌现出一批工业强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企业技术、市场、产业等方面具有全面强势的一流工业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二是整体处于优势,同时局部强势明显的工业强国,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三是局部强势非常突出的工业强国,比如瑞士、韩国、瑞典、俄罗斯等。

  莫玮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工业强国,都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高端制造产业群。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一流。三是产业集群国际领先。四是工业体系绿色环保。五是文化、教育、生产性服务业等软实力突出。

  今年8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明确表示,工信部将制定“十二五”装备工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工程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柳百成说,任何一个地区都可能凭借自主创新发展差异化的高端制造业,从现有的基础来看,四个区域已经初具规模。

  首先是长三角地区的船舶制造等优势产业。《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发挥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及汽车、船舶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以上海、南通、舟山等为重点,建设大型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结合上海地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浦江内部船厂搬迁,重点建设长兴岛造船基地。

  其次是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素有我国“装备制造业脊梁”的美誉,拥有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重点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其中,沈阳机床的中高档数控机床批量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

  此外,京津塘地区的大飞机制造、珠三角的汽车制造产业都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巩固现有优势,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据《上海证券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广告专版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今日要闻
   第A05版:专 版
   第A06版:今日特稿
   第A07版:专 版
   第A08版:时政快递
   第A09版:时政快递
   第A10版:专 版
   第A11版:市政追踪
   第A12版:事 件
   第A13版:第一现场
   第A14版:专 版
   第A15版:时政快递
   第A16版:新闻追踪
   第A17版:警 事
   第A18版:法 案
   第A19版:省内扫描
   第A20版:国家大事
   第A21版:新闻中心
   第A22版:社会观察
   第A23版:社会记录
   第A24版:广告专版
   第A25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6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7版:营救智利被困矿工
   第A28版:天下时讯
   第A29版:晨 曲
   第A30版:情感·讲述
   第A31版:饕餮美食
   第A32版:股市风云
   第B01版:文体世界
   第B02版:娱乐星闻
   第B03版:娱乐锋线
   第B04版:体坛快报
   第B05版:风尚周刊
   第B06版:楼市传真
   第B07版:楼市传真
   第B08版:家居风尚
   第C01版:今晨信息
   第C02版:生活资讯
   第C03版:生活资讯
   第C04版:人才资讯
   第C05版:生活资讯
   第C06版:生活资讯
   第C07版:生活资讯
   第C08版:市民之家
   第D01版:家有喜事
   第D02版:诞生喜报
   第D03版:庆生喜报
   第D04版:纪念寿辰喜报
板块轮动 行情意犹未尽
机构点评
基金动态
4万亿将投向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