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整治100条小街巷,安置5000名困难群众就业……这些都是2010年兰州市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的20件实事内容。为了使这些实事能够如期完成,10月13日起,兰州市政府督查室对今年的20件实事进展情况展开全面督查。本报也将从今日起推出《探访2010兰州为民兴办实事》系列报道,为读者带来这些民生工程的最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刘健)据统计,兰州市有76.73万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安全饮水问题。为此,兰州市从2005年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今年年初,兰州市将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纳入了2010年为民兴办的20件实事之一。这一实事如期完成后,到今年年末,全市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农村人口总数将接近50万人。
10月13日,记者前往榆中县对安全饮水工程进展进行探访。承担此工程的兰州市水利局预计,11月底前这一实事将会提前完成。
“由于长期饮用不安全水质,许多农村都出现了大关节病、消化道疾病等地方病。”兰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任耀东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彻底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问题,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任耀东告诉记者,为完成10万人告别不安全饮水的目标,兰州市水利局今年共启动了17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别在永登、榆中、皋兰3县及西固区、23个乡镇、65个行政村实施。截至目前,已有12项已经完成,5项正在紧张建设当中。“估计到11月底前,所有17项工程就可以全部完工。”
上片净水站及新民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榆中境内实施的农饮工程之一。记者在青城镇看到,具有古建筑风格的上片净水站已于近期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抽到净水站经过滤、消毒等工序后,输往农民家中。榆中县水务局副局长李小琪告诉记者,仅这一处工程就使得青城镇4个村的3540名农村人口饮用到安全达标的自来水。而以前,这些农民的用水只是将黄河水简单进行过滤后直接饮用,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能喝到达标的自来水,农民群众打心眼里高兴。青城农户王兆麟指着家中水龙头中流出的自来水说:“水很清,一点也不浑浊,也没有异味,喝起来很放心。”而在两个月前,他和家人喝的水是带着泥土的黄河水。
当天,记者还前往刚刚建成的兴隆峡水厂,了解了在榆中实施的另一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通过利用兴隆峡、龛谷水库、徐家峡三处地表水源,新建两座水厂、16座调蓄水池,将历时3年分3批解决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是该工程实施的最后一年。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要求,兰州市须在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了让农民早一天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兰州市决定在2012年提前一年完成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