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伟山)记者日前从省文物局获悉,饱受争议的中山桥加高一事终于有了结论——兰州市政府第二次上报的《兰州中山桥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已于日前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方案里中山桥整体加高1.2米的提议获得通过,而桥墩外贴大理石的提议因有损文物原貌而未能获批。
据了解,兰州市此次上报的方案中,没有再以此前引发较大争议的豪华游轮通航作为抬高中山桥的理由,代之以抗洪、防震和桥体加固。此次申报指出,兰州黄河段1981年曾发生过一次大水,每秒流量达到5600立方米,当时洪峰几乎漫过了中山桥面,而预计百年一遇的黄河兰州段洪水最大流量可达到每秒6400立方米左右,为了确保中山铁桥在百年一遇的洪峰中不被冲毁,应予以适当加高。记者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中看到,国家文物局要求兰州市补充自1981年以来该段黄河的水文记录资料,包括每年的水位和流量以及概率分析。
同时,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指出,该方案对中山桥桥墩的震害评估依据不足,按照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评估铁桥桥墩抗震能力的方法不够科学,“原桥墩浆砌条石结构没有抗震能力,只有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的方法”的提法不够合理,应进行科学评估鉴定。对于桥墩的抗震补强,需要根据震害影响和确实强度予以适当加固。
对于兰州市上报方案里桥墩外贴大理石的提议,国家文物局以外观与老桥不协调、且耐久性不高为由未予通过,要求在维修过程中保存铁桥古朴原貌。同时,对于设计中的黄河南北两岸广场,也要与铁桥的环境相协调,不能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