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8年,由甘肃省陇剧院创演的国家舞台精品剧目《官鹅情歌》,作为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再次将有着“陇上奇葩”美誉的陇剧带到了上海滩,至此也实现了甘肃艺术院团参演这一国际艺术盛会的“零突破”。10日、11日,陇剧《官鹅情歌》驻扎上海艺海剧院的连续两场演出,让听惯了江南丝竹、吴侬软语的上海观众兴奋不已!“大西北带来的这台剧目真是太棒了,剧本好、音乐好,尤其是高亢的唱腔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古稀之年的上海老戏迷陈先生看完演出后赞不绝口!
精心雕琢再进上海滩
与世博会交相辉映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已于9月27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从百余台申报剧目中脱颖而出的45台中外剧目,在世博园外搭起一座中外艺术交融的国际桥梁。
大型历史陇剧《官鹅情歌》作为我省入选本届艺术节的剧目,实力不可小觑,该剧自2006年在兰州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280多场,并将“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多项殊荣收入囊中。
甘肃省陇剧院院长杨波告诉记者,1962年,陇剧的开山之作《枫洛池》首度在上海演出引起轰动,时隔48年,陇剧再次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二度进军上海,对宣传陇剧、宣传甘肃,乃至对陇剧的传承发展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陇上奇葩”听醉上海戏迷
“豆子开花头对头,燕子飞过绣花楼,妹是灯盏哥是油,一根捻子陪出头……”10日、11日晚,陇剧《官鹅情歌》在由音乐大师赵季平亲手操刀的主题曲中拉开帷幕,陇剧最具特色、一唱众帮的“嘛簧”,让赏惯了江南丝竹、听惯了吴侬软语的当地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我省梅花奖演员边肖、雷通霞以精湛的演技,将氐族青年官珠与羌族姑娘鹅嫚之间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催人泪下,当男女主人公用爱情和生命化解部落仇恨,使得民族世代和睦相处的主题得以升华时,全场观众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这台剧目的认可。
“太棒了,优美的唱腔不亚于黄梅戏。”演出结束后,包揽了艺术节十多台剧目门票的铁杆粉丝劳舒非常激动,“《官鹅情歌》给上海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台来自大西北的精品剧目令人心情激荡!”专门请假从南京赶来看戏的中学老师韩继华对陇剧情有独钟,“在现场看陇剧还是第一次,非常过瘾,不虚此行!”48年前陇剧《枫洛池》在上海演出时,上海戏剧学院的宋教授就亲眼目睹了陇剧当年的辉煌,这次宋教授又特意来看《官鹅情歌》的演出,“官珠、鹅嫚两位主演非常不错,整个故事很打动人,但是剧本还有提升的空间。”